文档详情

工程力学简明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苏德胜 韩淑洁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ppt

发布:2017-08-15约3.2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一 篇 静 力 学 引 言 引 言 静力学的内容包括: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简化; (3)建立物体在各种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研究静力学的目的: (1)工程专业都要接触到机械运动的平衡问题。 (2)静力学是研究力学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1-1 力的概念 §1-1 力的概念 §1-1 力的概念 §1-1 力的概念 §1-1 力的概念 §1-1 力的概念 §1-2 刚体和平衡的概念 §1-3 力的基本性质 §1-3 力的基本性质 §1-3 力的基本性质 §1-3 力的基本性质 §1-3 力的基本性质 §1-3 力的基本性质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4 约束和约束力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画受力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物系时,应区分系统外力与内力。物系以外的物体对物系的作用称为系统外力,物系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系统内力。 物体系统中一般都有二力构件。先找出二力构件,然后依次画出与二力构件相连构件的受力图。 当分析两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时,应遵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A B O 例 1-1 画出图中球形物体的受力图 G 在连接点B受到绳索AB的约束反力FT 主动力G 约束力 FN 在接触点A,沿斜面与球面的公法线 方向并指向球心 FN FT G A B C O 例 1-2 简支梁AB如图所示。A端为固定铰链支座,B端为活动铰链支座,并放在倾角为α的支承斜面上,在AC段受到垂直于梁的均布载荷q 的作用,梁在D点又受到与梁成 β 倾角的载荷F的作用。梁的自重不计。试画出梁AB的受力图。 F q B D C β α A 画出梁AB的轮廓 q B D C β F A 画主动力:有均布载荷q 和集中载荷F 画约束力:A端为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反力可以用FAx、FAy两 个分力来表示 FAy FAx B 端为活动铰链支座,其约束力FN 通过铰心而垂直于斜支承面 α FN 例 1-3 如图所示的三铰拱桥,由左右两拱铰链联接而成。设各拱自重不计,在拱AC上作用载荷F。试分别画出拱AC和BC的受力图。 F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如果电灯失去平衡会怎样? 静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借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静力学建立力系平衡条件的主要方法是力系的简化。 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刚体。 主要研究内容 力的概念 刚体和平衡的概念 力的基本性质 约束和约束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 其作用结果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外效应 内效应 也可以使物体产生变形。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基本要素简称为 力的三要素。 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量改变,该力对物体的 作用效应就要改变。 F A B 2.力的表示方法 力是一种矢量,用有向线段表示。 力的方向 用线段的 方位和指向表示。 力的作用点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力的大小 用线段AB的长度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力的分类 按力的相互作用范围分为 集中力 均布力 集中力:力的作用面积很小, 可近似地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 均布力:力的作用面积很大。 例:单臂吊车的水平梁AB(图a),在B点和C 点分别受到集中力 、 的作用(图b)。 FT G 图(c)为作用于化工塔器上的风载 、 ,是均布力。 刚体:在受力情况下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的物体。 刚体是一种理想的力学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视为刚体,不仅取决于变 形的大小,而且和问题本身的要求有关。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力的四个性质(四个公理) 性质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F1 F2 F1 F2 F1= -F2 即 二 力 杆 :工程上将自重不计、只受两个力 作用而处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