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笔算乘法(进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笔算乘法(进位)》,是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课将详细介绍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算方法,包括如何处理进位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两位数相乘,并处理乘法过程中的进位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数感与符号意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数字及其符号,通过笔算乘法运算,增强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感知和认识。
2.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学生在处理进位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乘法结果。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乘法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索并解决进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以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此外,学生还了解基本的乘法概念和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各有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进位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
-学习风格方面,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笔算乘法(进位)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正确处理进位的问题,尤其是当两位数相乘时产生的进位。
-学生可能对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步骤感到混淆,难以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
-部分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耐心,容易产生挫败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笔算乘法(进位)的步骤和规则,确保学生理解基础概念。
-使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促进互相学习和思维碰撞。
-运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乘法运算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性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电脑或平板上实际操作,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利用实物模型或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进位的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大数乘法的情景?”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以及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为学习进位乘法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步骤,特别是如何处理进位问题,强调计算的顺序和规则。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进行笔算乘法,并指出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进位。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并讨论在哪些步骤中会遇到进位,以及如何处理。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笔算乘法的练习题,加深对进位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确保他们正确理解进位乘法的概念。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了进位的处理方法。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一些笔算乘法的家庭作业,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完成,并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理解进位乘法。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物品的总价计算。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笔算乘法(进位)”。
-简单回顾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新课呈现
-教师使用PPT或黑板,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步骤,包括如何进行逐位相乘和如何处理进位。
-通过示例,如18×23,逐步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进位是如何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