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 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 探索规律(二)说课稿 西师大版.docx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探索规律(二)说课稿西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探索规律(二)说课稿西师大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三年级数学上册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7课时探索规律(二)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包括试商、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步骤。
-理解并运用商不变性质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举例:通过计算123÷12,重点在于学生能够正确写出除法竖式,理解并应用试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商不变性质来简化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并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特别是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不同倍数时。
-正确处理除法竖式中余数小于除数的情况,避免计算错误。
-举例:在计算246÷13时,难点在于学生能够识别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即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2倍时,商保持不变。此外,难点还在于如何处理竖式中余数小于除数的情况,例如在计算345÷14时,学生需要知道当余数小于除数时,需要继续除以下一位数。
教学资源
-教学软件:电子白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互动操作。
-教学材料:除法计算练习纸、小黑板或黑板,用于书写示例和引导学生参与计算。
-信息化资源:网络资源,如数学教育网站提供的除法计算练习题和教学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计数器、小棒等,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练习除法计算。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用于直观展示除法计算的步骤和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探索的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计算的?”
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使用除法计算的场景,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让学生初步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详细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步骤,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操作。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案例,如568÷23、890÷46等,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看到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除法计算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如568÷23。
小组内讨论该案例的计算过程,包括试商、除法竖式的书写和余数的处理。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计算过程和遇到的困难。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步骤和案例应用。
强调除法在解决问题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以下内容为示例,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
7.课堂练习(10分钟)
目标:巩固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过程:
提供一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