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数学上册 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2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一)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4-26约5.3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年级数学上册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2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一)教学设计西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嗨,宝贝们!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数学世界的奇妙之旅,进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一)”。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的小手,写出美丽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字的跳动。想象一下,我们的小手就像魔法师一样,在纸上跳跃,算出结果。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场数学探险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让学生在解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问题时,能够感知数的组成和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通过符号化的运算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和抽象。

3.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笔算练习,提升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除法运算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理推理和判断。

5.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应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对除法的基本概念也有所了解。然而,对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他们可能刚刚接触,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数学游戏和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来掌握新技能。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概念;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喜欢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过程,二是进行竖式计算时的进位和借位操作,三是估算商的大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是初次接触这种类型的除法,学生可能会感到一些焦虑和压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便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相关的图片,如实物图片或示意图,以及计算步骤的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和黑板,用于展示计算过程和演示。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黑板上标记关键步骤和公式,方便学生跟随。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没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看,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123÷12=?(展示问题)你们觉得这个问题难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挑战它!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步骤。例如,展示123÷12的竖式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一步的计算方法。

2.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先确定商的最高位,然后进行试除,最后进行竖式计算,包括进位和借位。

3.最后,我会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独立完成几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题目,如345÷15,456÷23等。

2.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计算过程,并请其他同学评价其正确性。

3.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会设置一个“除法挑战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除法题目,并给予奖励。

4.学生小组讨论

-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在讨论如何确定商的最高位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大于或等于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否则在个位上。”

2.讨论试除时,学生可能会说:“试除就是看除数乘以几能够接近或等于被除数,但不超过被除数。”

3.在讨论进位和借位时,学生可能会解释:“当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被除数的某一位小于除数时,就需要从前一位借位。”

5.总结回顾

-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通过刚才的学习和练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我想强调几个重点:一是确定商的最高位,二是试除的过程,三是竖式计算中的进位和借位。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更多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看看哪些地方还有疑惑,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解决。

-用时:导入新课5分钟,新课讲授10分钟,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总结回顾5分钟,总共用时3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