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doc

发布:2017-10-0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课前预习】 回顾本章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如图,经过点C的直线有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可以表示的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_条, 它们是_______________;有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队时,我们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数学原理.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______________. 时钟从8点15分走到8点35分,分针转了_____度, 时针转了_____度. 如图,OA⊥BC,∠2=200+∠1,则∠BOD=______度. ⑴如图,射线OA表示_____偏_____300方向, 射线OB表示_________方向; ⑵请在图中标出南偏西400方向的射线OF, 东南方向的射线OH. 【课堂重点】 1、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哪些知识内容?请用自己的方式加以整理和归纳. 2、学习完本章需要形成以下基本技能: (1)作图能力 利用直尺画线、利用圆规画圆、利用圆规截取一定长度的线段; 熟悉基本的作图语句—— “连结A、B”,“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射线)AB” “延长线段AB到C,使得…” “以O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弧,与PQ交于点C”… 量角器的使用,直尺、刻度尺的使用会复制一条已知的线段、复制一个已知角. (2)识图能力 根据题目的条件,很快在图形上找到相关的点和线,或者它们的有关数据.用合适的符号标记这些数据. 根据图形的关系,能够很快找到互余、互补的角,能够看到对顶角,实现图形和数量关系的及时转化. 对于中点、角平分线、余角、补角等图形,要能立即反馈出它们的符号特征.如看到“C是线段AB的中点”,就要反应出“AC=CB”这个符号,等等. 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平行线、拼一些特殊角,估计一些角的大小. (3)简单的推理能力 一些结论需要熟记(课本中黑体字) 3、知识应用 应选择作业中错的较多的题目或书后、评价上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 【课堂反馈】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