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 (3).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初三 教学形式讲授新课
教师
冯淑凤
单位
中山市石岐中学
课题名称
圆周角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知道弧、弦、圆心角的知识。学生活动经验 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三角形的外角,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 实问题,感受到了用圆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用 圆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 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 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理解分三种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2、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猜想、类
比、归纳可以解决问题,渗透分类转化思想。
3、 情感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勇于自主探索,乐于与人合作交
流,体验探索的快乐和数学思维的美感,提高思维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看谁连的快
屏显三个与圆有关的儿何图形:
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
圆上两点间的部分。要求学生将他们和相对应的概念进行连线。
二、 动手游戏,看谁找得多
屏显游戏规则:
1、拿出准备好的纸板,在圆上固定四个点A、B、C、Do
2、 用橡皮筋两两连接A、B、C、1)四个点。
3、 在连结的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圆周角?
4、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连得快,连得多,请各小组作好记录。
5、 完成后进行展示,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可随时补充。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给予指导,学生展示找出的圆周角。)
三、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问题1:这四大类12个圆周角中,弧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
问题2:弧ADC所对的圆周角又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问题3:为什么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两个?而孤ADC所对的圆周角却只有一个?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点拨、评价、板书
[板书]:性质1: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而每个圆周角所对的孤是唯一确定 的。
四、动手实验,看谁猜得对
1、问题启示:圆周角和圆心角是不同的角,并且有不同的性质,但只要它们对着同一条孤, 彼此之间就有着一定的关系。究竟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下面请看图形(电脑展示) 学生活动:小组实验,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呼出同弧所对的一个圆心角和一个 圆周角。利用量角器量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并填写实验报告。
教师活动:巡视、点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师生互动,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实验结果,教师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测量出
NA0B和ZACB的度数,进一步验证学生的猜想。
五、细心观察,初步探索:
师利用几何画板的拖动功能和折纸的方法,直观形象地演示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位置关系, 让系饿感受圆心角和圆周角有且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圆心在圆周 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
电脑演示:固定圆周角的一边,使另一边绕着圆周角的顶点运动,同时将学生画的不同 情况的图形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类比、归纳,逐步渗透分类转化的思想,为后面分三 种情况证明打好基础。
(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理解知识,通过观察,在探索图形变 换活动中,发展几何直觉,为分情况说理奠定基础。)
六、合作探索,突破难点
这是本节课大段时间的学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差异。
4、 教师不断加入学生中间,成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感到师生共同探索的快乐。
七、 证明猜想,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证明猜想,逐步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充分展示学生的证 明过程。
[师板书]:性质2: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八、 进一步探索,完善结论
性质3: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九、巩固定理,初步应用
[电脑展示]:例如:OA、OB、0C都是。0的半径,ZAOB=ZBOC,求证:/ACB丝2匕
BCA (图形略)
证明:V ZACB=1/2ZAOB, ZBAC=l/2ZB0C
ZA0B=l/2ZB0C ..? ZACB=2ZBAC
(使学生在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的训练中,培养空间识图能力)
十、引导小结,进行反思
引导学生谈一谈本节课自己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1、 圆周角的定理
2、 圆周角的定理的推论
3、 讲解例题
例如:OA、OB、OC都是③0的半径,ZA0B=ZB0C,求证:ZACB=2ZBCA (图形略)
证明:VZACB=1 /2ZA0B, ZBA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