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doc

发布:2018-04-18约9.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表为“某乡镇2005年与2011年部分农产品构成表”。读表完成1~2题。 年份 2005年 2011年 产值/万元 % 产值/万元 % 总计 6 807.20 100 1 2110.28 100 水稻 2 637.79 38.75 4 180.93 34.52 小麦 1 191.26 17.50 1 441.70 11.90 油菜籽 1 446.53 21.25 2 739.23 22.62 蔬菜 850.90 12.50 2 162.55 17.86 水产品 680.72 10.00 1 585.87 13.10 1.该乡镇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后三类农产品在5年中产值比重显著提升,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政策 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业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且小麦的比重较大,判断该地位于江淮地区。第2题,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 答案:1.B 2.A (2011·福建高考)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3~4题。 3.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4.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第3题,该地位于山区且坡度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流失,因此增施肥料效果微弱。故正确答案是C。第4题,将山坡地改造成梯田,可减小地形坡度,避免水土流失造成的肥力减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3.C 4.B (2012·海南高考)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 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解析:第5题,材料中有两处关键信息:“脐橙喜获丰收”说明脐橙的产量大;“普通脐橙价格低”和“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的比较,显示品质是决定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第6题,要提高脐橙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脐橙的品质。 答案:5.B 6.C 下图是“我国1978~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  ) A.商品粮基地 B.都市农业 C.牧业 D.水产业 8.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变化 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 D.生产技术 解析:第7题,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是: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牧业和渔业比重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以种植业为主,由此可以判断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向都市农业发展。第8题,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与市场需求有关,可以判断是城市化,市场需求量大形成的。 答案:7.B 8.B (2011·浙江高考)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9~10题。 9.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小麦—牧羊带),在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农场中,将农场中的耕地分为小麦种植用地、牧草种植地及休耕地,天然草地分布少,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既有牲畜也有农作物。第10题,首先需明确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有关,其次应正确分析以上行为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年降水量较少,不合理地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大规模引河水灌溉将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