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人教版).doc

发布:2018-04-18约8.8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1~2题。 1.该农场位于(  )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泰国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中部平原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 解析:从五月播种及该地一年一熟情况可知,该农场应位于加拿大中部平原,其不利因素为热量不足。 答案:1.D 2.A 读“美国(本土)和巴西大豆产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3~4题。 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国 [来源:学科网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3.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4.读上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大豆生长周期比巴西短 B.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两国大豆均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第4题,从图中可知,巴西的大豆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经季节转换,并结合表,不难发现两国大豆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答案:3.D 4.B 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高产水稻。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926.6 kg。据此回答5~6题。 5.以上现象说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市场需求 D.农业技术 6.杂交水稻在我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自然原因是(  ) A.平原广阔,科技发达 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 C.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D.人口众多,水稻需求量大 解析:第5题,水稻单产提高与杂交育种等农业技术进步有关。第6题,科技发达、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均为社会经济因素,不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5.D 6.B 下表是我国某乡村10公顷耕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读表完成7~8题。 时间 作物种植面积/公顷 水稻 蔬菜 花卉 甘蔗 其他 1995年 7.35 0.8 0 1.3 0.55 2005年 3.5 4.5 0.85 0.95 0.2 2010年 1.55 2.7 5.3 0 0.45 7.该村最有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8.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解析:第7题,从农作物品种上可知该地应位于珠江三角洲。第8题,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与市场需求有关。 答案:7.A 8.A 下图示意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9~10题。 9.中美两国玉米带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热量丰富 C.地广人稀 D.四季多雨 10.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有大面积水稻,而美国同纬度地区几乎没有水稻种植,原因是我国(  ) A.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 B.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 C.科技发达 D.当地居民的主食需求 解析:第9题,地广人稀为社会经济条件;两地纬度都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两地四季降水都不均匀。第10题,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比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优越。 答案:9.A 10.A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1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第11题,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第12题,本题考查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情况。②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与②地区相似,而大自流盆地为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