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维设计】2014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应用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1
[基础随堂巩固]
1.下图是桂林的梯田(左图)和月亮山(右图),如果要比较好地观赏它们,最佳方位是( )
梯田: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 月亮山:应在视野开阔的近点平视 均宜在适宜的距离内平视 均应选择观赏位置
A. B.
C. D.
解析:两幅景观均应选择观赏位置。梯田景观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才能见其整体的美;月亮山属于地貌的酷似造型,要在特定的观赏点观赏,方能感知其妙。
答案:C
2.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冬季欣赏
B.庐山最宜冬季欣赏
C.钱塘江大潮的欣赏,宜选择8月18日
D.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解析: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秋季观赏。庐山为我国南方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雨水多,山中云雾多,气候凉爽,景色丰富且富有变化,故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钱塘江大潮是大涌潮,一般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八。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因为这时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3.为抓住景观特色要做到( )
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确定旅游路线 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 了解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保持一定的观赏节奏 综合感受 移情于景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抓住景观特色。在题干中的各选项中,综合感受、移情于景不属于抓住景观特色的内容,而是以情观景的要求。
答案:A
4.清朝某画家的诗中写到:“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诗中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欣赏要求是( )
A.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之一——以情观景。题干中的“笑、怒、妆、睡”反映的都是人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山景在一年四季不同的美,说明作者在欣赏时心随景变,情景交融,陶醉于自然美的王国之中。
答案:D
5.园林建筑中常用墙、廊、树篱等把景区分为层次丰富的各部分,这种构景手法是( )
A.借景 B.框景
C.隔景 D.障景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园林常用的四种构景手法的认识区分程度。借景要借园外之景,目的为扩大园境;框景,用妙手拈来的各类“画框”取景,为园林做局部特写。故借景、框景手法均不能达到丰富园林层次的目的,可把其选项排除否定。隔景、障景目的同为丰富园林层次,手法也有相似之处,区分的要点是:第一,构景手法所借用的景物不同(障景常借用假山、屏风、竹林构图;隔景常借用墙、廊、树篱构图);第二,隔景常把园景隔为不同景区,而障景并不对园景进行局部划分。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1年5月5日,记者从黄山市旅委获悉,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该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8.71万人次,同比增长46.85%;实现旅游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44.46%。
材料2:“黄山在全国的位置图”。
材料3: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号称五百里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2000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区,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1)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天气应如何选择?
(2)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听松涛、看云海、赏怪石、浴温泉,从不同侧面体会黄山之美,这属于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中的________,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解析:第(1)题,阴雨天后,常常出现大面积的云海。第(2)题,地貌的酷似造型在欣赏时应选择好观赏位置,并发挥想象。第(3)题,以情观景体现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答案:(1)阴雨天后。
(2)选择好观赏位置,充分发挥想象。
(3)以情观景
[知能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是( )
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远眺可得
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
A. B.
C. D.
解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远眺可得。同时,也说明观赏位置的不同,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答案:D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美丽的景观。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2~3题。
2.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
A.选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