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主要内容为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笔算和估算。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已有的乘法计算经验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结合,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建立数感。
2.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多种算法的学习和比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算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发现乘法计算的规律,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表示,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在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5.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笔算和估算,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②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包括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最后相加。
③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分步计算、列竖式计算等,提高计算效率。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进位的处理方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②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多位数乘法的列竖式方法,避免错误。
③在计算过程中,能够合理分配注意力,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④理解并运用估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培养对实际问题的估算能力。
⑤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使用乘法口诀卡片、计算器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运算。
4.设计游戏化教学环节,如“乘法接力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5.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乘法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吗?”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配物品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
简短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计算法则。
过程:
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定义,包括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则。
详细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包括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最后相加。
3.两位数乘两位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案例进行分析,如12×34=408。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乘法运算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案例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进行计算,并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计算过程和讨论的要点。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定义、计算步骤和案例分析。
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用价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