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正确认识广告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9正确认识广告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九课《正确认识广告》。本节课主要围绕广告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如何辨别广告的真实性等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广告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了解广告是什么,以及广告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广告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广告,如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
3.辨别广告真实性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从广告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广告的真实性。
4.合理对待广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广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媒体素养: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广告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
2.法律意识:增强学生对广告法律法规的认识,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消费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广告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广告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辨别广告真实性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广告真实性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消费决策。
解决办法:
1.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入广告的定义和作用,使学生直观理解广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广告,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掌握广告的分类。
3.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广告的真实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4.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辨识能力和消费素养。
5.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广告案例的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播放设备,以及用于展示广告案例的白板和马克笔。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必要的讨论材料,如便签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有趣的广告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广告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广告?广告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预习反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广告的初步理解和认识。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广告的定义与作用:
-讲解广告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广告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展示不同类型的广告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分类。
-用时5分钟。
-辨别广告真实性的方法:
-讲解如何从广告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广告的真实性。
-分析一些典型的虚假广告案例,让学生学会辨别。
-用时5分钟。
-合理对待广告: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广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讨论如何避免广告对我们造成的不良影响。
-用时5分钟。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从广告中获取有效信息?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的虚假广告有哪些?你是如何识别的?
-用时5分钟。
-分享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反馈。
-用时5分钟。
4.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情境模拟: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讨论如何在购物过程中辨别广告真实性。
-教师提出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用时5分钟。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真实的广告案例,让学生分析广告的真实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广告,如广告内容、来源、逻辑等。
-用时5分钟。
5.课堂总结(用时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广告真实性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6.作业布置(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收集并分析一则广告,判断其真实性,下节课分享。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广告法规与政策:介绍国家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如《广告法》等,让学生了解广告的法律约束和行业标准。
-广告案例分析:收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广告案例,包括真实广告和虚假广告,分析其特点、手法和影响。
-广告创意设计:介绍广告创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广告的艺术性和创意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如如何维权、如何识别消费陷阱等。
-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一些媒体素养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与广告相关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