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第1课时水循环及其意义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6
第1课时水循环及其意义
基础达标练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球的水圈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
B.冰川、海洋水、河水
C.地下水、冰川、海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答案:D
解析: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水体是()
A.河水B.冰川C.沼泽水D.湖泊水
答案:A
解析: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水体是河水。
2024年7月7日,是安徽省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恰逢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洪水沉没了大部分道路,导致众多考生无法按时抵达考点,考试时间不得不调整。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洪水沉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A.cB.fC.gD.e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a为水汽蒸发,b为水汽输送,c为降水,d为植物蒸腾,e为地表径流,f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洪水沉没道路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4.为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可实行的合理有效的措施有()
①限制人口数量②植树种草
③修建水库④拓宽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限制人口数量不能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①错误。植物种草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削减地表径流,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②正确。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调整的作用,可以减小暴雨对歙县的影响,③正确。拓宽道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雨所造成的洪水威逼,④错误。
将两块相同的土样按野外土壤结构填满装置,在其中一块土样上方种植草皮,装置底部有渗水孔,装置上方设有淋蓬头,可通过“雨水匀称分布器”模拟日常降水。模拟强降水30分钟,视察土样表面溢流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模拟试验验证的是草皮能()
A.增加蒸腾B.增加下渗
C.净化水体D.调整气候
答案:B
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模拟装置模拟强降水30分钟,即相同降水强度下,有草皮生长的土样和没有草皮生长的土样的溢流状况(相当于地表径流)。结合所学学问可以推想没有草皮生长的土样溢流多(地表径流量大),有草皮生长的土样溢流少(地表径流量小),从而验证草皮可以增加下渗。
6.下列人类活动属于该原理应用的是()
A.完善城市供水系统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疏通城市河网系统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试验体现了植被能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属于该原理应用。
重庆市某中学地理爱好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试验(图1),图2示意当日透亮水箱内外气温改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7.图1获得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水汽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图1获得淡水过程中,“海水”受热蒸发,水汽在顶部遇冷凝聚形成“降水”,①③正确;水再汇合到储水器中,模拟的是径流环节。因此图中没有模拟水汽输送和下渗环节,②④错误。
8.当日,最简单获得淡水的时段是()
A.24时左右B.6时左右
C.12时左右D.18时左右
答案:C
解析:图中淡水来自水汽凝聚,因此当日最简单获得淡水的时段,应是箱内气温最高、水汽蒸发最多且箱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读图可知应是12时左右。故选C。
9.读世界某沿海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环节,a为,c为,e为。
(2)图中源源不断地使陆地水资源得以补充更新的水循环环节是、、(填字母)。
(3)分析图示地区森林遭遇严峻砍伐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答案:(1)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
(2)g;a;b
(3)植物蒸腾削减;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多且地表径流的改变增大,地下径流削减。
解析:(1)依据所学地理学问即可推断。(2)陆地水资源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形式将水资源输送至海洋,而水循环又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的形式使得陆地水资源得以补充和更新,所以使陆地水资源得以补充更新的水循环环节为水汽蒸发(g)、水汽输送(a)、降水(b)。(3)森林植被遭砍伐,首先,植物蒸腾削减;其次,下渗削减,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削减,植被涵养水源的实力减弱,地表径流的改变增大。
素养综合练
地表径流系数是肯定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时段内降水深度之比。径流系数越大则代表降雨更不易被土壤汲取。我国不同地区的径流系数差异较大。如浙江山区80%左右、华北平原10%左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下列地理因素中,影响径流系数大小的有()
①地形坡度②植被状况
③土壤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