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15-
第1课时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含义: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
2.海洋表层水温的影响因素及表现:
因素
表现
太阳辐射(最主要)
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
季节
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洋流
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3.垂直分布规律:
4.对人类的影响:
(1)调整大气温度。
①夏季海水增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升温变缓;
②冬季海水降温慢于大气,会使沿海地区降温变缓。
(2)带来负面影响。
①由于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②1999—2004年,全球范围内海水温度明显上升,致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威逼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海水的盐度
1.海水盐度: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1)主要表现:赤道旁边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2)主要影响因素。
因素
表现
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洋流
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
河流
河流注入的海疆,盐度降低
3.海水盐度的垂向分层:
(1)分布规律:浅表层盐度比较匀称;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改变(这一水层称为盐跃层);到肯定深度,盐度又近似匀称分布。
(2)不同海疆的盐度差异。
①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
②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上升。
4.海水盐度改变的影响:会对渔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三、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改变。
2.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由赤道旁边向两极渐渐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极地海区。
(2)垂直分布: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洋表层水温的凹凸,只随时间而改变。 (×)
2.水温自表层向深层呈匀称递减的趋势。 (×)
3.温跃层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
4.大西洋由于水温上升,飓风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 (√)
每年8月份,红海水温可达32℃,甚至200米以下深度的海水水温也可达21℃,堪称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假如你想去洗热水澡,就去红海,它不会让你悲观的。为什么红海成为世界上最热的海区?
提示:纬度低,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太阳辐射强;海疆封闭,与外部海洋水量交换少。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洋表层盐度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
2.海水结冰会加大旁边海水的盐度。 (√)
3.海区的轮廓形态也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凹凸。 (√)
4.赤道地区降水量最大,所以盐度最低。 (×)
波罗的海位于欧洲北部地区,海疆封闭,三面被陆地包围,仅在西南方向与大西洋相连。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仅为1%左右,差不多只有红海海水盐度的四分之一。为什么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
提示:波罗的海四周有250多条河流汇入,且波罗的海位于中高纬地区,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潮湿,年降水量较大。
实力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
分布
规律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
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纬度改变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的季节改变
垂直
分布
规律
1000米以上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1000米以下
低温状态,随深度改变幅度很小
2.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实例
气候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改变和日改变均比内陆地区小
气象
灾难
由于表层水温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海洋
生物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海水温度的季节改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全球范围内海水温度上升,致使浮游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干脆影响到鱼类、海鸟、海兽的食物供应,甚至威逼到它们的生存
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疆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海洋
运输
在冰封海疆航行须要装备破冰设备;纬度较高的海疆,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
【学问拓展】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温度的方法
第一步,比较不同纬度,海水温度低纬高于高纬;
其次步,比较相同纬度,海水温度暖流高于寒流。
如上图中,若比较A、B、C、D四地的海水温度。第一步,可以先依据纬度,推断出A、B的温度大于C、D;其次步,依据洋流,分别比较A与B、C与D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为暖流,A处为寒流,所以B的温度高于A;D处为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