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课堂2017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配制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练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会熟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过程与方法 通过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各种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探讨,培养计算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乐趣。 2.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制好一种溶液使学生产生成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重点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难点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50 mL、25 mL)、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试剂瓶、标签。 二、推进新课 实验活动: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板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求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生:氯化钠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 g×6%=3 g 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50 g-3 g=47g 水的体积=47 g×1 g/cm3=47 mL [板书]配制溶液的过程: 计算→称量(溶质)→量取(溶剂)→溶解(玻璃棒搅动)→装试剂瓶→贴标签 师: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生: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在托盘天平上,左右两边各放一张一样规格的纸;③调节天平平衡,再称氯化钠的质量。 师: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生:眼睛和量筒量的液面平行,刻度线对着液面凹面下线。 师:用量筒量取溶剂时应注意什么? 生:量取的溶剂差一点到指定的体积,用胶头滴管滴溶剂到体积数。 如量取的溶剂体积超过所要量取的体积,切不可往外倒,要用胶头滴管往外抽取,达到指定的体积。 学生动手配制溶液,教师巡视指导。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师:稀释溶液时,计算依据是什么? 生: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师:用自己配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ρ=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同学计算。 生:6%x=50×3% x=25 g 水=50 g-25 g=25 g 生:6%的氯化钠溶液25 g(24 mL),蒸馏水25 g(25 mL)。 师:用多大的量筒为宜? 生:25 mL的量筒。 师:用量筒量取24 mL 6%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再用25 mL蒸馏水分两次倒入量取氯化钠溶液的量筒,洗涤,以减少误差。 [板书]标签的写法: 氯化钠溶液 质量分数6%(3%) 化学式:NaCl 配制日期:×年×月×日 配制人:××× 稀释过程:计算→量取(24 mL 6%的NaCl溶液、25 mL蒸馏水)→混匀(玻璃棒搅拌)→配制好的装入试剂瓶→贴标签 学生动手配制溶液,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掌握了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步骤,为今后配制各种溶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氯化钠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50 g×6%=3 g 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50 g-3 g=47 g 水的体积=47 g×1 g/cm3=47 mL 配制溶液的流程(步骤): 计算→称量3 g(溶质)→量取47 mL(溶剂)→溶解(玻璃棒搅拌)→装试剂瓶→贴标签 标签的写法: 氯化钠溶液 质量分数6%(3%) 化学式:NaCl 配制日期:×年×月×日 配制人:××× 2.溶液的稀释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6%的氯化钠溶液25 g(24 mL),蒸馏水25 g(25 mL) 6%x=50×3% x=25 g 水=50 g-25 g=25 g 稀释过程(步骤): 计算→量取(24 mL 6%NaCl溶液,25 mL蒸馏水)→混匀(玻璃棒搅拌)→装试剂瓶→贴标签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