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你是怎样理解表中信息的?互相说一说。 每次观测的时间都间隔2小时 到9时水位下降了12厘米,到11时水位下降了24厘米...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这题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 求水位下降120厘米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可以先算...... 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的排列规律,继续列表排一排。 还可以...... 根据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1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12÷2=6(厘米) 每小时下降6厘米,要使下降120厘米需要多少小时,就是看120里有多少个6。 120÷6=20(小时) 答:一共要放水20小时。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每次放水下降12厘米,下降120厘米需要放多少次。 120÷12=10(次) 每2小时观测一次,10次就是...... 2×10=20(小时) 答:一共要放水20小时。 还可以这样算: 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0÷2=10(次) 12×10=120(厘米) 如果求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应该怎样解答? 根据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可以先算出1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12÷2=6(厘米) 6×12=72(厘米) 每小时下降的厘米数相同,可以先求出每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不同的解法。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3 18 5 ? ? 42 3 18 5 ? ? 42 根据小明3本用去18元,可以求出1本多少元。 18÷3=6(元) 一本的价钱(单一量) 6×5=30(元) 5本的价钱(总量) 30 答:小军云去30元。 3 18 5 ? 42 根据小明3本用去18元,可以求出1本多少元。 18÷3=6(元) 一本的价钱(单一量) 42÷6=7(本) 42元买的本数(数量) 30 7 答:小丽能买7本。 先求什么? 根据6本高度168厘米,先求出1本的高度。 168÷6=28(毫米) 根据6本高度168厘米,求出1本的高度。 168÷6=28(毫米) 1本的高度 28×15=420(毫米) 15本的高度 504÷28=18(本) 504毫米多少本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可以总结出哪些体会? 作业: 练习九第4、5、6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