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数学公开课.doc

发布:2018-10-19约1.6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6-57教学目标: 1.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并运用从问题或者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列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 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计策、 谋略,即方法。你在哪些地方见到用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2、揭示课题。 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指名读出题目 师:黑屏,你能说说刚刚的已知条件吗? 生:口述记得的条件,发现没说全 师:为什么呢? 生:条件多,乱。 师:嗯,是的,不错,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整理一下? 怎样来收集整理信息呢?你是怎么做的?请学生拿出预习作业 (2)展示交流 预设: a用文字摘录, b列表 预设展示三位学生,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桃树: 3行,每行7棵 生2:杏树: 8行,每行6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 生:3:生4:桃树3行每行7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师:比较几位同学的整理,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列表格,表格看起来更清楚,简洁。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同时板书:列表 师:怎么样才能既清楚又简单用表格来整理条件? 师生交流:对应的条件可以整理在同一行或同一列。 生:我喜欢第三,四个列表,因为更简洁,问题只提到了桃树和梨树一共 有多少棵? 师:你说的非常好,你是根据问题列表整理所需要的条件 (3)分析数量关系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师:信息整理好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根据整理出的条件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你先求什么? 生:桃树: 3行,每行7棵 梨树: 4行,每行5棵。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树 师:很好,你是从条件想起的。 师: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呢? 生: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 因为题目问题是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所以要先算它们分别有多少棵? 师:真不错,能从问题想起。 (4)列式解答并检验 师:怎样列式解答? 生: 3×7=21(棵) (教师板书) 4×5=20(棵) 21+20=4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41棵。 师:答案正确吗?与同学交流检验的方法。 点评小结学生的检验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41棵。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同组先交流说一说,再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注意列表两行,三行的比较) 3、比较、小结。 师:刚才我们解答了两个问题,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都是先分别求出每种树各有多少棵? 生:都是先列表整理信息 生:根据不同问题列表整理信息不一样 ?? 师: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生:列表整理信息 生:分析数量关系 生:解答并检验 师及时板书: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并检验 师:(指着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 三 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完成“ 想想做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