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2-28约4.7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具体为《古诗词三首》,包括《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江上渔者》(范仲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劳动人民生活的描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春晓》一诗,理解诗人对春天早晨景色的描绘,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村居》一诗,了解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江上渔者》一诗,体会诗人对渔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古诗词三首》,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提升审美能力,学会从诗歌中捕捉美、感受美、创造美。

3.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进行交流的习惯。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内容,对基本的诗歌韵律和表达方式有所了解。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有关季节变化、自然景观等主题的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古诗词打下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于古诗通常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古诗具有韵律美和意境美,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已经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情感体验,他们喜欢通过故事性的内容来理解和记忆知识。在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互动式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创作和表演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古诗词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学生可能会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情方面遇到困难。此外,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可能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另外,对于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了解不足,也可能影响学生对古诗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模拟古代生活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使用PPT展示古诗词的图片和动画,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2.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学习,如在线答题、古诗吟诵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网络资源:整合网络资源,如古诗朗诵视频、相关背景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春晓》、《村居》、《江上渔者》的预习资料,包括诗句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春晓》中诗人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村居》中的儿童在忙些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预习反馈功能或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资料,对古诗有个初步的了解。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在线平台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古诗相关的自然风景视频,引出本课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每首诗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解读,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教师共同探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内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