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与服务管理电子教案 09-用户和组管理.docx
PAGE1
教案(09)
教学标题
项目三账户和权限管理任务1用户和组管理
授课班级
课时
2
场地
4201
时间
星期三
授课教师
唐乾林
教学设计
1.项目/任务价值
了解用户和组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用户和组的操作命令
2.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利用讲授的课程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账户类型;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用户和组相关的配置文件内容;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和组的常用命令;
能力目标
能够使用命令创建普通用户和组;
掌握修改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组和删除组的命令;
能够对账户进行口令管理,设置用户密码、禁用用户账号。
思政-素质目标
线上线下结合,引导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课程现场演示命令操作,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精神;
线上课程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
3.学习内容
任务描述
知识准备:课程的导学;用户和组的概念;账户类型;用户和组的相关配置文件;
任务实施:创建用户和组;修改和删除用户;修改和删除组;设置用户密码;禁用用户账号;
重点:用户和组的操作命令;口令管理命令;
难点:用户和组相关命令及相关配置文件的关系;
4.学习资源
智慧职教网课平台,多媒体课件,理实一体化实训室,Linux操作系统虚拟机环境,现场演示广播教学;
实物:教材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
及思政设计
时间分配
本次课程导学:
通过大家熟悉的Windows用户与管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本次课程。
明确本次课程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学习要求:预习+认真+复习+用心
向学生提问,检验预习的效果。
讲授、讨论
引导学习方式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思政:账户安全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举例“棱镜门”安全事件,引入思政,让学生重视系统安全问题
10
引入项目学习任务和目标:
项目三账户和权限管理
通过微软最新的“账户安全漏洞(攻击者可获取Windows和Linux系统的最高权限)”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本项目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发项目三任务书: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用户和组的概念;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和组的常用命令;
掌握文件和目录的权限管理;
掌握特殊权限的用户及作用;
现在举例演示本课程的一些相关命令,及账号管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启发式教育,系统安全意识
讲授、讨论、案例教学
思政:一丝不苟、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严格遵循并敬畏规则。
10
任务1用户和组管理
情景引入:
Windows系统所有的本地用户信息都存放在SAM数据库中,默认只有2个,一个是超级管理员,一个是普通用户。Linux对用户进行了分组,用户与组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思考并答题
Linux系统用户信息存放在什么地方?
默认Linux系统用几个账户?
多媒体演示
启发式教学
5
教学内容:
Linux操作系统账户类型;
Linux操作系统创建用户、创建组和查看uid和gid的命令演示及学生实践;
账号相关配置文件内容和字段含义;
修改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组、删除组的命令操作演示及学生实践;
口令管理的命令操作及学生实践;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现场辅导学生,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演示
启发式教学
学生实践
35
深化:任务导向性练习
实践任务:
创建用户为自己姓名拼音的用户,ID设置为6000;
修改创建用户时创建的同名组,修改其ID为6000;
为新创建的用户设置密码:123456;
研究与该用户和组相关的配置文件的变化;
通过远程登录工作登录前面创建的用户,在所有的文件夹下面创建一个测试文件;
禁用前面创建的用户,再次测试是否还能远程登录账号;同时观察相关配置文件的变化。
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相关操作;
互相帮助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巡查,及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实践
实时指导
启发式教学
讨论教学
20
总结: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到系统执行不同的任务。
创建用户的命令是useradd,创建组的命令是groupadd。
root用户是系统的管理员,UID固定为0,root组固定的ID为0;
相关的配置文件:/etc/passwd(用户登录需要的相关信息);/etc/shadow(用户密码的加密信息和相关安全信息);/etc/group(组账号信息);/etc/gshadow(组密码的加密信息);
修改用户命令usermod;删除用户命令:userdel;
修改组命令groupmod;删除组命令:groupdel;
口令设置命令:passwd;
禁用用户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