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可搜索.pdf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
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
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
学思想,掌握
-
桂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课题]主题一信息就在我们身
边
任务一让我们感受身边的信息
教[学目的及要
求]
⑴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哪里。
通过学
生观察周
围的事物,
使学生了
解身边包
含了哪些
信息。
⑶让学生
学会分析
哪些是正
确的信息,
哪些是错
误的信
息O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
点]
(1)重点:信息在哪里
(2)难点:
正确及错
误信息的
分析
[教学准
备]
投影〔已制作好的“四季风景画〃、“北斗七星”图、交通
信号灯〃图、“小明的记录图〃、优美的乐曲等〕
[教学过
程]
一、引入
投影“四级风景画〃、同时播放优美的乐曲,漂亮不漂亮?
从这四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那么什么叫
-
桂花雨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统编五年级上册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pdf
3.桂花雨课(时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pQochahdnQzhOuQQoblnQ
)())
llnuganinintdu
)())
二、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3.摇卜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三、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正确的词义
劲:A.趣味;B.力气;C.精神;D.神情、态度。
(1)他的手劲儿真大。()
2()下棋没劲,不如看书去。()
(3)瞧他那股骄傲劲儿。()
缠:A.缠绕;B.纠缠;C.应付。
4()这人真难缠,跟他说了半天,他就是不走。()
(5)这个管筐缠了儿根铁线后,很牢固。()
6()半天了,他还缠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 第2课时课件.ppt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yāo;;;;;;;;;;破折号(——),用以表示行文解释说明、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延续等。破折号占两格,不能分开写。
用于行文解释说明。
如:至于赵六得到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如:“今天好热啊!——你中午吃什么?”小明对小华说。
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如: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
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
如:我……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
那可就省心了。
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卖——报纸啦!”;;;;;有一天,王葆真的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6.宝葫芦的秘密 第1课时课件.ppt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宝葫芦的秘密
素养分析1单元主题2学习新知3达标训练4总结评价5
素养分析01SUYANGFENXI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感受故事的神奇,增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思维能力:理清文章脉络和主要内容。审美创造:初步体会故事的神奇。素养分析
阅读课文,随文识字。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学习重点理清课文结构,能说出“宝葫芦和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学习难点学习重难点
单元主题02DANYUANZHUTI
单元主题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 第1课时课件.ppt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
素养分析1单元主题2学习新知3达标训练4总结评价5
素养分析01SUYANGFENXI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会认本课3个字,会写“慰、藉”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慰藉、蝙蝠”等词语。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审美创造: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素养分析
随文识字,积累运用。理清结构,能抓住中心句把握主要内容。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习难点学习重难点
单元主题02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2. 看图画,写一写课件.pptx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素养分析1单元主题2学习活动3拟写提纲4总结评价5
素养分析01SUYANGFENXI
文化自信:从语言组织表达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语言运用:学会按从整体到细节描写活动场面。思维能力:连贯地组织语言,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审美创造: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素养分析
整体观察,了解图意,重点写清楚看到的内容。分享习作,有序表达。学习重点观察与想象结合,突出重点。互评修改习作。学习难点学习重难点
单元主题02DANYUANZHUTI
单元主题◎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课件.ppt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素养分析1揭示主题2学习活动3拓展延伸4总结评价5
素养分析01SUYANGFENXI
文化自信:从语言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语言运用:能与同学文明交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态度自然大方。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懂得分清事物的利弊。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别人的想法,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素养分析
结合班干部推选活动,抓住主要信息,方法指导。把观点和理由说清楚。学会尊重不同的想法。学习重点调查了解班情,对问题要有多
-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2课时课件.ppt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素养分析
SUYANGFENXI
文化自信:阅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会认“缝、箱”等11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性、卷”等12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缝”和“卷”。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学会复述故事。
阅读指导,结合人物对话理解故事内涵,体会表达方式的特点。
学习重点
联系人物语言特点,体会人物形象描写。自由组合,表演或独创故事。
学习难点
单元主题
DANYUANZHUTI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方帽子店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_可搜索.pdf
-【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
(人教PEP版·2024)
第一部分:单元规划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
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课程内
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
-
第47天数列的基本性质(多点开花)【考前百日冲刺】确保120分.docx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47天数列的基本性质(确保120分)
十年高考(新课标1卷)
考查阐述(考点、考向、交汇点等)
试题难度(低,中,高)
2015
等差数列下标和性质
低
2016
等差数列前n项和性质
低
2017
等差数列前n项和性质
中
2018
未考查
2019
等差数列前n项和性质
低
2020
等差数列片段和性质
低
2021
等差数列片段和性质
低
2022
等差数列前n项和性质
中
2023
等差数列片段和性质
中
2024
等差中项的性质
低
命题热度预测2025
等差数列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同步备课:能量的转换》参考教案.doc
1.3能量的转换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且可以多次转换。
※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
※懂得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
※体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重点
※能针对具体的生活情境,说明能量形式发生的转换,而且可以多次转换。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牛顿摆、扣子、细线;瓶子、硬币、水杯、水;截面直径1厘米的有机玻璃管、漆包线、发光二极管、条形磁铁、橡皮塞;小苏打、白醋、瓶塞、锥形瓶;火柴、酒精灯。
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观察、实验引领学生体验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今后学
-
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打卡45篇 附答案.pdf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可打印版)附答案
计算打卡第1篇
初阶挑战
544-462=
530+483=
715+160=
704-327=
436-384=
322+420=
6×15=
7×287=
3×76=
5×151=
进阶突破
57×30=
95×10=
96÷2=
48×40=
86÷2=
63×50=
第1页共90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可打印版)附答案
计算打卡第2篇
初阶挑战
835+288=
543-362=
436+389=
798+653=
200+737=
758-394=
6×26=
109×8=
8×40=
594×7=
进阶突破
89×30=
73×30
-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2025最新.docx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2025最新
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开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带来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2025最新5篇,希望大家喜欢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2025最新篇1
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新的一学期又悄然来临了,欢迎大家又回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学们:在一个家庭中,一人的安全更是牵动了全家人幸福。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在安全的
-
小学美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方式与创新思维.docx
泓域学术/专注课题申报、期刊发表
小学美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方式与创新思维
说明
跨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的,知识是流动的、互联的,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通过跨学科的协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维,还能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科学、语言等,融入到创作中,形成知识的综合应用。
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跨学科整合在艺术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潜力。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增加,小学美术教育正逐步向更加综合、创新的方向
-
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核心概念解析与精选强化习题集.doc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叠),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种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
5、为了体现以便,用字母A、B、C分别表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到达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7、三个
-
鼓励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化的社会认同.docx
泓域学术/专注课题申报、期刊发表
鼓励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生态文化的社会认同
说明
尽管生态文化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地区的生态文化仍处于滞后状态,环保意识薄弱。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仍未完全解决,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生态文化的独特性成为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来应对。
生态文化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转变。在传统农业文明中,生态文化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文化逐渐被忽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加剧,环境问题逐步显
-
【小学二年级语文】2009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共(17页).docx
2009-06-0214:41浅谈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的几点做法
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简约、扎实、增效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平常常态课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在操作中
-
【推荐】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2).docx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相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打算:搜集资料、闻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闻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
-
【推荐】比的应用-教案.docx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数学
课型
课题
比的应用
课时
支配
共_____课时第_____课时
设计
老师
目标
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支配肯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力
教材分析
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学习
目标
学会并驾驭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
任务
说出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