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考点巩固》新版_1.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考点巩固》新版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填空题:北魏兴起与汉化运动北魏于十六国时期由()所建,前身为代国。
2、问答题: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单项选择题:下列口号中,最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还我青岛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考点巩固》考试题_1.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考点巩固》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单项选择题: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下列不属于著名的三大战役的是()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单项选择题:据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_9.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问答题:汉武帝时期在各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请简要列举经济.文化三方面的政策。
2、单项选择题:南京时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3、单项选择题:隋唐时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下农民的身份是()A.农奴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_5.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单项选择题:《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2、填空题:在汉朝,皇帝交办的刑事案件,称为()。
3、单项选择题: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始于(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_3.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单项选择题: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2、单项选择题: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使佛教开始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
-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_1.doc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测试题》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单项选择题:1789C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法令:“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条法令在当时实际意义是()
A、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否定了特权等级不纳税的特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单项选择题:法国《人权宣言》提出:“
-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吉林]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测试.docx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吉林]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测试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
要求:本部分包含20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根据所学知识,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B.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
C.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
D.春秋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2.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主张“仁政”思想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
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灭掉了韩国
B.秦始皇灭掉了
-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一课一练必修2人民版历史.docx
历史必修2人民版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郭清池在《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制度建设比较研究》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军阀割据的政治危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先天不足,后天畸形’……。”造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根源是()
A.地区分布不合理 B.规模较小,资金少,技术低
C.产业结构不合理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充满
-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pptx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末复习
区分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主要指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其它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谭其骧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隋唐时期:西南:①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
-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
密
封
线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史》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艺术时,我们需要欣赏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对于京剧的艺术特点,以下哪个方面最能展现其独特之处?()
A.以唱为主,强调声乐技巧,忽视
-
历史 期中素养测评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
期中素养测评卷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修建了一大工程(下图所示),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赵州桥D.长安城
2.(新情景题)在“经典故事学历史”活动中,介绍了与隋文帝相关的三则故事(如表),由此可看出隋文帝()
故事一:虽贵为天子,他却不用金玉饰品,自己的衣服和用物,用坏了随时送去修补,补好再用。
故事二:有一年,关中闹饥荒,他到灾区视察,看到百姓吃糠拌豆粉,痛苦地责备自己无德,并下令饥荒期间不吃酒肉。
故事三:
-
历史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pptx
导入新课“君主专制”建立、完善、强化的历程:秦朝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朝确立皇帝制、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建立行省制度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西汉推恩令、刺史制等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确立完善加强发展强化顶峰巩固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背景皇太极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清)昭梿《啸亭杂录》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1)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帝权力一、君权巅峰——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
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历史社会性议题: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历史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现代历史事件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下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目录
一、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二、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三、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四、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论文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研究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型向素养培养型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基于大概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建构,成为了一
-
历史●江西卷丨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docx
PAGE
PAGE1
2024年江西省高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不同时期新石器文化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各种文化分化的复杂阶段
不同文化圈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隔绝现象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并行到中原中心的趋势
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出现愈来愈分层的状况
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载有“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A.伦理道德 B.文字技巧 C.法律知识 D.专业技能
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平定河西之
-
历史●江西卷丨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2024年江西省高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不同时期新石器文化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的
A.中原地区已经处于各种文化分化复杂阶段
B.不同文化圈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相互隔绝现象
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并行到中原中心的趋势
D.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出现愈来愈分层的状况
2.贾谊曾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在出土汉简中,也有记录吏员考核的文书,上面记载有“能
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的文字。这可以看出西汉吏员任用注重()
A.伦理道德B.文字技巧C.法律知识D.专业技能
3.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
平定
-
《高中历史课程:中华文明史教学大纲》.doc
《高中历史课程:中华文明史教学大纲》
一、教案取材出处
教材名称:《高中历史》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多位历史教育专家
网络资源:教育部官方网站、历史学科论坛等
二、教案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发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序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2.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特征
1.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2
1.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与贡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
-
历史学科大概念引导下的主题教学策路与实施研究.docx
历史学科大概念引导下的主题教学策路与实施研究
目录
一、内容概要..............................................5
1.1研究背景与意义.........................................5
1.1.1时代发展对历史教育的需求.............................7
1.1.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7
1.1.3大概念引领教学的必要性...............................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先秦文化基础:大一历史课教案》.doc
《先秦文化基础:大一历史课教案》
一、教案取材出处
《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秦诸子百家》讲座,哔哩哔哩
《中国通史》系列视频,腾讯视频
二、教案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先秦时期的基本历史背景和主要文化现象。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和代表作品。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先秦文化现象进行评价和解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先秦时期背景
1.社会变革: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社会动荡2.文化交融:诸子百家思想兴起、民间风俗文化发展
1.分析战争对社会变革的影响2.理解不同文化现象的互动关系
儒家思想
1.孔子及其思想2.孟子、荀子等后世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
1
-
清代康雍时期南洋政策的变革与回响——以印尼华侨命运的交织与演进为脉络.docx
清代康雍时期南洋政策的变革与回响——以印尼华侨命运的交织与演进为脉络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清代康雍时期,即康熙、雍正两朝统治期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在对外关系尤其是南洋政策方面的举措,对中国与南洋地区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洋,这片涵盖了现今东南亚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海域,在当时不仅是中国海外贸易的关键目的地,也是大量中国移民的聚集之处。而印尼作为南洋的核心区域,与中国的联系尤为紧密,其华侨群体在这一时期深受清朝南洋政策的左右。
在康雍时期,世界局势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扩张,荷兰、西班牙等国在南洋地区积极拓展殖民地,建立贸易据点,对南洋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