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每空1分,共5分)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
参考答案:(1)不属于?(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2.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
参考答案:D
3.(每空1分,共7分)下图是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E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是指病毒经过???细胞的处理和传递,特有抗原刺激T细胞,经过②过程形成B的名称?????细胞。
(2)T细胞成熟于????,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功能。
(3)图中细胞A在T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下,形成????????????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4)C与D的识别、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5)E的最终消灭依赖于???????????的作用。
参考答案:(1)吞噬?效应T
(2)胸腺,识别传递抗原增殖分化
(3)浆细胞、记忆
(4)信息交流(传递)
(5)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参考答案:B
5.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参考答案:D
6.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参考答案:D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参考答案:A
8.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参考答案:B
10.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参考答案:C
1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