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绵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D.自然经济并末受到冲击
参考答案:A
2.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参考答案:D
3.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4.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主要原因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物美价廉
参考答案: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二: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材料三: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四: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五: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六:“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雍正王朝》
请回答:
(1)材料1、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4、5、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6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请简要评价此思想。(4分)
参考答案:(1)现象:反映了在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2)现象: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经济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6分)
(3)重农抑商思想。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5分)
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参考答案:A
7.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历朝经济的发展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
C.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参考答案:A
8.“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鸦片战争期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考答案:B
9.“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A
10.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参考答案:C
11.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A.①②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