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带解析).docx

发布:2025-05-09约1.23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冰中水分子是直线型分子

B.暖冰中水分子的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水分子中氧原子含有2个σ键和2个孤对电子,所以水分子是V型结构,故A错误;水分子中氢原子是2电子稳定结构,所以水分子中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所发生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否则20℃时,水分子不能瞬间凝固形成冰,故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原子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化学变化的判断等

点评:该题以当今新科技、新发明为载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难度不大,注意分子中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方法是:元素的化合价绝对值+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就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就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H)4CHO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B中含有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B不正确;C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不能酯化反应,也不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C不正确;D是葡萄糖,含有醛基和羟基,符合题意,答案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结合具体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3.下列物质所属的类别及其所含官能团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CH3CH=CH2烯烃

B.羧酸—COOH

C.醛类—CHO

D.R—OH(R,烃基)醇或酚类—OH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选项ABD都是正确的。C不正确,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属于酯类,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官能团和分类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难度不大。

4.下列关于实验内容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红

溶液中有Fe3+

D

向某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Al3+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不正确,也可能含有CO32-或Ag+;B不正确,也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D不正确,也可能含有镁离子等,答案选C。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甲烷(甲醛)

水、浓硫酸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

D

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萃取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中苯酚能和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该物质能溶解在苯中,A不正确,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甲烷不溶于水,甲醛易溶于水,B正确;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也反应,C不正确,应该有饱和的碳酸钠溶液。D中是渗析,不是萃取,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