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

发布:2025-05-10约5.0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A.报刊

B.电视

C.互联网

D.电影

参考答案:C

2.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它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它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出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3.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作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五四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维新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A

4.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璀璨夺目的成就。(8分)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

材料二?苏轼在《论书》中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还曾在诗中写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材料三?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考一道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文学、绘画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两宋时期的主要成就。(3分)

(2)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3)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两宋时期文化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8分)答:(1)主要文化成就:科技: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或北宋发明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文学:宋词;绘画:文人画(或风俗画等)。(3分)

(2)思想观点: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

“理”生生不息,没有始终。(2分)

(3)原因:政治上:北宋国家局部统一、实行重文轻武的统治政策,南宋偏安一隅;经济上:北宋城市商业繁荣;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兴起等。(3分)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特点?(2分)

材料二?中学为其本,西学为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他如学校建而智者多,议院立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主张?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材料四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五(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根据材料四、五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的态度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4分)

(4)材料六所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历程,这三个历程中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3分)(1)特点:经历了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然后扩大到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发展历程。(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主张学习西方制度。(2分)不同:材料三主张改良,材料四主张革命;材料三不否定封建制度,材料四主张推翻封建制度。(2分)

(3)区别: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