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 5.3 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教学实录 湘教版选修2.docx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5.3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教学实录湘教版选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5.3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教学实录湘教版选修2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湘教版选修2《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中的5.3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基于学生对海洋环境、海洋污染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分析海洋污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品质。
2.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海洋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提升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组成、海洋资源的利用等。此外,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也有所了解,但针对海洋污染的具体内容,如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影响等,可能了解较少。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海洋知识通常具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能够通过地图、图表等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以视觉学习为主,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来理解复杂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可能对海洋污染的具体成因和防治措施感到困惑,难以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实际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此外,学生可能缺乏对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了解,导致在讨论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时感到困难。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可能因为对某些议题的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客观分析和讨论。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湘教版选修2《高中地理》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环境问题”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海洋污染相关的图片、海洋污染分布图、海洋生物受污染影响案例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海洋污染模拟实验的必需品,如模拟海洋环境的容器、污染物质模型等,确保器材安全且完整。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室一角布置海洋环境展示区,展示海洋污染相关的图表和资料。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首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海洋污染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海洋污染有哪些危害吗?”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海洋污染的类型与成因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海洋污染的类型,如石油污染、塑料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并结合图表和案例,分析各类污染的成因。
(2)海洋污染的影响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3)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国内外在海洋污染防治方面的成功案例,如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推广清洁生产等,让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的防治方法。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1)模拟海洋污染实验
详细内容: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个模拟海洋环境的容器,添加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观察污染物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海洋污染。
(2)海洋污染知识竞赛
详细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海洋污染知识竞赛,通过抢答、选择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海洋污染相关知识的掌握。
(3)海洋污染防治方案设计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海洋污染防治方案,包括防治措施、实施步骤、预期效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海洋污染的类型与成因
举例回答:同学们,请举例说明海洋污染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海洋污染的影响
举例回答:同学们,请举例说明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3)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举例回答:同学们,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海洋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洋污染的类型、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积极参与海洋污染的防治工作。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