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课《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001].docx

发布:2025-04-27约5.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第1课《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

本课选自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属于现代文阅读部分。课文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散文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通过分析《春》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增强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进而体会到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界和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尚在培养阶段。本班学生整体语文基础良好,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而部分学生在理解复杂句式和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在表达能力上,学生能够运用日常语言进行交流,但在书面表达时,语言规范性和文采方面有待提高。

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表现积极,但部分学生因害羞或自信心不足,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此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普遍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个别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等问题。

这些学情特点对《春》这一课的教学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其次,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针对学生的注意力问题,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春》课文教材,并准备同步练习册。

2.辅助材料:收集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用于激发学生兴趣。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学生作品和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足够的书写空间,并准备植物标本或模型,以增强学生对春天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展示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盛开的花朵、萌动的草木,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春天的基本概念,即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重要性。

过程:

讲解春天的定义,包括其时间范围、气候特点等。

详细介绍春天的特征,如温暖湿润、阳光明媚、植物生长迅速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春天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天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春天案例进行分析,如植树节、春天旅游、春天农耕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春天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积极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春天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学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春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春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春天的环境保护”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春天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春天的定义、特征、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强调春天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春天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春天的故事”为题,撰写一篇作文,结合自身经历或所学知识,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

七、课后延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目标:巩固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过程: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推荐与春天相关的书籍或文章。

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如植树、春天户外写生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组织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