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17 松鼠 优质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第5单元17松鼠优质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5单元17松鼠优质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5单元17松鼠优质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今天咱们就来上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松鼠》。这节课,我们要带领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松鼠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动物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奇妙的探索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记叙文,对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可能接触过类似《松鼠》这样的动物描写文章,对动物的外形、习性等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五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动物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松鼠》这样的课文内容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吸收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时遇到困难,这些修辞手法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将课文中的描述与实际生活中的松鼠进行对比,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能有限,难以将课文中的描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同时提供足够的写作练习机会。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松鼠》这篇课文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松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松鼠的特点和习性。
3.实验器材:由于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教室一角布置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呢?”
-展示一张松鼠的图片,提问:“你们对松鼠有什么印象?”
2.回顾旧知: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过哪些动物的文章?它们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动物描写文章,如《白鹅》、《猫》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松鼠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松鼠的。”
2.举例说明:
-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对松鼠外形和习性的描写。
-提问:“作者在描写松鼠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互动探究:
-“请大家分组讨论,看看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哪些关于松鼠的有趣信息。”
-分组讨论后,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
-“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松鼠的外形和习性。”
2.教师指导:
-“同学们,描述动物时要注意观察细节,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加生动。”
3.练习环节: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松鼠》,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松鼠的外形和习性,也学会了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
五、课后作业(约10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额外作业:
-观察身边的动物,尝试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课后)
1.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点梳理
1.松鼠的外形特点:
-松鼠体型小巧,四肢灵活。
-松鼠的耳朵长而尖,眼睛大而有神。
-松鼠的尾巴蓬松且长,是它们保持平衡的重要器官。
2.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是树栖动物,善于攀爬。
-松鼠善于储存食物,为冬季储备食物。
-松鼠的食谱丰富,包括坚果、果实、昆虫等。
3.松鼠的繁殖特点:
-松鼠通常在春季繁殖。
-松鼠的孕期较短,幼崽出生后很快就能跟随父母学习生存技能。
-松鼠的繁殖率较高,但幼崽的成活率相对较低。
4.松鼠的社会行为:
-松鼠通常单独生活,但在繁殖季节会组成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