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实录2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发布:2025-04-20约4.2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实录2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史过程,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等事件,以及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全面抗战的展开。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相关,学生需要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以及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这些内容与学生在上一单元学习到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有关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思考。

2.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激发爱国热情。

4.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历史学科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深入理解还较为有限。学生层次上,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探究历史背景,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缺乏热情,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感到困惑。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于民族危机和救亡图存的意识有所认识,但对于抗日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以及国共合作的历史细节,学生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在能力上,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和论证方面。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有待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认识需要深化。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历史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深度思考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历史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历史文献摘录

-教学手段:PPT课件、历史地图、时间轴、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如抗战歌曲、战争场景等,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近代中国历史背景的知识,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帮助学生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已有知识。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抗日战争的爆发:讲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关键事件,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爆发。

b.抗日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分析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特点。

c.国共合作的建立:介绍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对战争胜利的影响。

-举例说明:

a.通过历史图片展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如杨靖宇、张自忠等。

b.通过历史地图展示抗日战争的战区和战役分布,帮助学生理解战争进程。

-互动探究:

a.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和人物,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b.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事件排序。

b.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b.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引导学生反思抗日战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如民族精神、团结一心等。

5.布置作业(约5分钟)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学生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重要战役和胜利原因等基本历史知识。他们能够识别并描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关键事件,并理解这些事件对整个抗日战争进程的影响。

2.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他们能够识别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事件对后续发展的影响。

3.历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