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pdf
第25课人民解放斗争
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
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
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
A.商讨对日最终决战
B.参与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
D.拟出席“国民大会”
2.刘伯承指出:我军占据……,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蒋
介石必定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这就恰恰可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战略目的。
此,解放军实施的战略行动是()
A.渡江作战B.挺进大别山C.夺取徐州D.攻占锦州
3.人们把抗日斗争成功后国民政府派人对原日本占据区进行的接收,讽刺“三阳(洋)
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这说明
国民政府()
A.政治独裁B.经济腐败C.军事溃败D.外援断绝
4.某战役是“解放斗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特别精彩,
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特别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素养提升(限时12分钟)
5.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
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在独特的形势中以独特的方式绽开的,即战略进攻任
务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实行了不要后方,不是正面稳步推动,而是千里跃进的方式;外线作
战和内线作战同时并存,亲密协作,在战略上双方形成犬牙交织的状态。以下能够体现这一
独特方式的是()
A.战略反攻,扭转斗争形势
B.淮海战役,歼灭国军主力
C.辽沈战役,起先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
7.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目的主要都是了
()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争取民心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
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8.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在延安调停期间,听到最多的词是“人民;一位外国记者总结
陈毅、粟裕指挥某次战斗成功的场景总结出人民的力气“推翻了正统军事公式的因素”;国民
党将领杜聿明相识到“遭受百姓抛弃的境遇极其危急”。这表明,解放斗争成功的缘由之一是
A.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广阔民众的支持
C.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D.土地革命的开展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假如能协作得法,
运用敏捷……就肯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歼灭二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
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信任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
产党精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救济比美国多
(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材料三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
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