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百分数的应用(三)》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数据分析意识,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3.提升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百分数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百分数计算和转换。对于本节课,他们需要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如求平均值、比例分析等。
2.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感到兴趣,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百分数概念理解不透彻,难以将百分数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分析和推理方法;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可能感到焦虑和挫败。此外,学生可能对百分数的计算过程和公式记忆不准确,影响解题效率。
教学资源
-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练习题:百分数应用练习题集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图表、动画和实例
-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关键步骤
-学生计算器:用于辅助计算
-实物教具:如商品标签、价格标签等,用于实际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互联网资源,用于查找相关数据和案例
-教学平台:在线教学平台,用于布置作业和互动交流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使用百分数的情况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接着,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打折促销、股票涨跌等,引导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最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百分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数据分析的实例,如某市人口增长情况、某商品销售量变化等,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百分数关系。教师讲解如何从数据中提取百分数信息,并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百分比增长、减少等。
(2)百分数在比例问题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问题的实例,如班级人数比例、商品价格比例等,引导学生分析比例关系。教师讲解如何将比例问题转化为百分数问题,并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比例百分比。
(3)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通流量、环境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详细内容:教师分发百分数应用练习题,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模拟实际情境
详细内容:教师设置一个实际情境,如某商店进行打折促销,要求学生运用百分数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展示解题过程。
(3)小组展示和评价
详细内容: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举例回答:例如,在计算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时,可以将原价看作单位“1”,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的比例即为折扣百分比。
(2)如何运用百分数计算百分比增长、减少
举例回答:例如,计算某商品销售量增长10%,可以将原销售量看作单位“1”,增长后的销售量即为原销售量的110%。
(3)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举例回答:例如,计算某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改善情况,可以将改善前的空气质量指数看作单位“1”,改善后的空气质量指数与改善前的比例即为改善百分比。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百分数在数据分析、比例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如何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等。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而且能够将百分数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如商品打折、数据分析等。他们能够识别并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现象,提高了对百分数的感性认识。
2.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在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