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2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2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的奇妙世界,探索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奥秘。这节课,我们要从原子结构的微观角度,揭开元素周期表的神秘面纱。我会用充满活力的语言,带领你们领略化学的魅力,一起感受科学的力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化学符号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学会运用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并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难点: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原子结构图,直观感受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突破策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计“原子结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电子排布规律,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3.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电子层和能级的概念。
4.安排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原子结构的模型,加深对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物质是金属,有些是非金属?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展示一些元素周期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元素排列的规律。
简短介绍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
XX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原子的定义,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详细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包括质子和中子,以及电子的能级分布。
使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子云图,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规律。
XX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氢、氧、钠等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元素,分析其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
小组内讨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化学性质以及可能的化学反应。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元素的选择、原子结构的分析以及化学性质的解释。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
强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一种元素的资料,分析其原子结构,并预测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原子结构模型:可以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获取不同类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原子结构的复杂性。
-元素周期表演变历史:收集关于元素周期表发展历史的资料,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索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理论。
-化学元素周期表互动网站:一些在线资源提供元素周期表的互动版本,学生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元素来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鼓励学生阅读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历史书籍,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利用互动网站或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习元素周期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化学实验室,实地观察原子结构模型和化学实验,增强学习体验。
-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并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