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基次时20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9-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学习
任务
1.以ⅠA的碱金属、ⅦA的卤族元素为例,通过探究相识同主族元素性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加以说明。培育学生“科学探究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2.通过比较、归纳、试验等方法预料同主族元素的相像性与递变性。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一、碱金属元素
1.元素的性质——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2.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包括(填名称及元素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等。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Li→Cs)
①相像性: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
②递变性:电子层数慢慢增多,原子半径慢慢增大。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钠、钾与氧气反应比较试验
a.试验现象: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钾燃烧更猛烈。
b.反应方程式:2Na+O2eq\o(=====,\s\up10(△))Na2O2、K+O2eq\o(=====,\s\up10(△))KO2。
②钾与水反应的试验
a.现象:浮于水面上,并熔化为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并伴有燃烧,溶液呈红色。
b.化学方程式:2K+2H2O===2KOH+H2↑。
c.与Na和水反应相比现象不同的有反应比钠和水猛烈,并伴有燃烧,结论:活泼性K比Na强。
③锂与氧气(加热)、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Li+O2eq\o(=====,\s\up10(点燃))2Li2O、2Li+2H2O===2LiOH+H2↑。
(3)碱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及缘由
从Li→Cs,电子层数慢慢增多,原子半径慢慢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慢慢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实力慢慢增加,金属性慢慢增加。
(4)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元素
Li、Na、K、Rb、Cs(原子序数增大)
相同点
除铯外,其余都呈银白色,它们都比较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电、导热性强
递变
规律
密度
慢慢增大(钠、钾反常)
熔、沸点
慢慢降低
特性特点
①铯略带金属光泽;②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③钠的密度比钾大
推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哪些?
[提示]①与O2、H2O反应的难易,②与酸反应的难易,③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等
二、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包括(填名称及符号)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Ts)。
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F2
Cl2
Br2
I2
颜色、
状态
淡黄绿
色(气体)
黄绿
色(气体)
深红棕
色(液体)
紫黑
色(固体)
密度
慢慢增大
熔、沸点
慢慢上升
2.原子结构特点(F→I)
(1)相像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2)递变性:电子层数慢慢增多,原子半径慢慢增大。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
单质
反应
条件
化学方程式
产物稳
定性
F2
暗处
H2+F2===2HF
很稳定
Cl2
光照或
点燃
H2+Cl2eq\o(=========,\s\up10(光照或点燃))2HCl
较稳定
Br2
加热
H2+Br2eq\o(=====,\s\up10(△))2HBr
不如氯
化氢稳定
I2
不断
加热
H2+I22HI
不稳定
结论
从F2到I2,与H2反应所须要的条件慢慢上升,反应猛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比较卤素单质氧化性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呈橙色
2KBr+Cl2===2KCl+Br2
静置后,液体呈红棕色
Cl2+2KI===2KCl+I2
静置后,液体呈褐色
Br2+2KI===2KBr+I2
结论
Cl2→I2氧化性慢慢减弱,相应卤素离子还原性慢慢增加
4.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缘由
从F→I,电子层数慢慢增多,原子半径慢慢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慢慢减小,原子得电子实力慢慢减弱,非金属性慢慢减弱。
留意:因为F2能与H2O发生反应(2F2+2H2O===4HF+O2),所以F2不能从其他卤化物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
5.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的相像性与递变性
在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慢慢增大,失电子实力慢慢增加,得电子实力慢慢减弱,所以金属性慢慢增加,非金属性慢慢减弱。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卤素单质与碱金属单质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密度慢慢增大 ()
(2)从F→I,其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是由难到易 ()
(3)F2、Cl2、Br2与H2O反应的原理相同 ()
(4)F2通入NaCl溶液中生成Cl2 ()
[答案](1)×(2)×(3)×(4)×
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