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平均分(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docx
2.2平均分(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
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难备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演示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小圆片平均分,先给同桌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要求说出把小圆片平均
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引出课题。[板书:平均分(二)]
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教材P。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师:用小圆片代替橘子,大家动手操作一下。
(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生1:可以1个1个地分,即1个1个地依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
生2: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
生3: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
师:按照大家的做法,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呢?
生:每份3个。
师: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小结: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
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练小试牛刀[课件]
[教材P?做一做]
四当堂检测
1.[教材P?练习二第2题]
2.
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条。
3.
有(8)只手套,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2)只。
课堂总结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个1个地分,也可以选择几个几个地分。
六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P?练习二第3、4题。
板书
板书平均分(二)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
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次我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情境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
中了解所要学习的东西,使之理解原理以便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