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3-2-1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醇”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醇的结构、分类、命名及醇的化学性质。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醇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分类方法、命名规则以及醇的化学性质,为后续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醇的性质,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醇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分类方法、命名规则以及醇的化学性质,能够运用醇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醇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后续学习中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5.科学、技术、社会: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醇在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高二下学期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对碳氢化合物、functionalgroups等概念有初步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已学习过醇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及醇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知识与能力层次: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他们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然而,部分学生在命名、化学性质等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2.学习习惯与方法: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对课堂学习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对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距离感。教师应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掌握醇的性质。同时,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醇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分类方法、命名规则以及醇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醇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与醇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醇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醇的命名规则,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总结环节: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对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将运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PPT:制作醇的相关知识点、实验操作步骤等PPT,以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视频:播放与醇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