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3.5有机合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的3.5节“有机合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常见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3.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如乙烯制备、醇的脱水、酸的合成等;
4.有机合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5.有机合成反应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有机合成概念与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及条件,培养学生分类、归纳与推理的科学思维;强化学生对有机合成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有机合成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及其机理的理解;有机合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难点:有机合成反应条件的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推理与应用。
解决办法:
1.采用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及机理,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理解。
2.通过设置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3.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合作探讨有机合成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推理思维。
4.创设实际情境,如药物合成、材料制备等,让学生感受有机合成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化学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及相关辅导书。
2.辅助材料:准备与有机合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有机反应机理动画、实际应用案例图片等。
3.实验器材:涉及有机合成反应演示实验时,提前检查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试管、烧瓶、滴定管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交流;布置实验操作台,保证实验安全且便于观察。同时,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以便展示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药物合成、塑料制备等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产品,引发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产品是如何合成的?有机合成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讲授新课(20分钟)
(1)有机合成基本概念与原理(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有机合成基本概念,讲解有机合成原理,强调其与无机合成的区别。
(2)有机合成反应类型(10分钟)
结合教材,讲解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常见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并通过动画演示反应机理。
(3)有机合成案例分析(5分钟)
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有机合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如药物合成、材料制备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提问(5分钟)
设计针对有机合成反应类型及机理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2)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有机合成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推理思维。
4.课堂互动(5分钟)
(1)学生展示(2分钟)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对有机合成反应条件的理解。
(2)师生互动(3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创新拓展(5分钟)
(1)课后作业(2分钟)
布置与有机合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2)课堂小结(3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机合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6.课堂总结与反馈(5分钟)
(1)学生反馈(2分钟)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困惑。
(2)教师总结(3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解答疑问,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有机合成经典文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机合成领域的经典文献,如《有机合成中的新反应》、《现代有机合成》等,了解有机合成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
(2)有机合成实际案例剖析:搜集一些有机合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如药物合成、材料制备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合成的实际意义。
(3)化学家传记:介绍一些著名化学家在有机合成领域的贡献,如伍德沃德、霍夫曼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拓展建议:
(1)学习有机合成反应机理: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有机合成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