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从结构视角看有机合成——酚醛合作有作为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3.5从结构视角看有机合成——酚醛合作有作为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五节“从结构视角看有机合成——酚醛合作有作为”。本节课将重点介绍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反应机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涉及到的酚醛树脂合成原理与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的有机化学知识紧密相连,如醇酚的性质、醛的性质以及酯化反应等。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理解有机合成,为后续学习其他有机化合物合成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通过学习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
2.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让学生能够分析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可逆性和动态平衡。
3.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理解酚醛树脂合成原理的基础上,探索有机合成反应中的新方法和新材料。
4.增强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应用,以及化学研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机理:详细讲解酚与醛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的缩合反应,以及该反应在酚醛树脂合成中的应用。
举例:通过具体反应方程式,展示酚和甲醛在酸性催化下形成酚醛树脂的过程。
-酚醛树脂的性质与应用:强调酚醛树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举例:介绍酚醛树脂作为电木、涂料、粘合剂等材料的使用,以及其耐热、绝缘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2.教学难点
-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可逆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可逆性和反应平衡的概念。
举例:通过对比不可逆反应和可逆反应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可逆性,并解释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推动反应向生成酚醛树脂的方向进行。
-酚醛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如何影响其性能。
举例:通过展示酚醛树脂分子结构的三维模型,解释其交联结构如何赋予酚醛树脂独特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示意图、酚醛树脂应用实例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便于直观展示酚醛树脂的结构和性质。
3.实验器材:如本节课涉及酚醛树脂的制备实验,需准备酚、甲醛、催化剂等化学品,以及烧杯、试管、滴管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理论学习区,实验操作区配备实验桌椅和实验器材,理论学习区便于学生讨论和听讲。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酚醛树脂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应用,如电木制品、涂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提出问题:“酚醛树脂是如何合成的?它的性质为什么使其在工业中如此重要?”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讲解酚与醛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
-接着,详细介绍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机理,包括酚和醛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以及反应的可逆性。
-展示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模型,解释其交联结构如何形成,以及这种结构如何影响酚醛树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最后,通过实例介绍酚醛树脂的应用领域,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提供几个酚醛树脂应用场景,让学生讨论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强调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包括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机理分析和应用场景的案例分析。
-要求学生收集酚醛树脂在不同领域应用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酚与醛的化学性质,明确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机理,包括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他们能够正确书写酚醛树脂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反应的可逆性。
2.理解应用方面:学生能够将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理解其交联结构如何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