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3).docx
PAGE3/NUMPAGES3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将所学的小说创编要点运用到写作中去。
2.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并以此修改自己的作文。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互读互改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创编小说的基本要点,并选择材料进行了小说创编。根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在评改习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1.指名学生说,教师适当点拨,共同确定本次习作评改的基本要求:
(1)小说中环境描写是否符合选择的材料,利用环境描写渲染故事气氛。
(2)语句是否通顺,故事情节是否紧凑连贯、完整,是否能表现材料中的人物形象。
(3)习作中人物描写有没有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去刻画人物形象。
(4)标点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等。
(5)你认为自己的习作是否有成功之处?表现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1.环境描写符合材料要求,并为故事渲染气氛。
2.语句通顺,故事情节完整,为人物形象服务。
3.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
4.标点正确,用词恰当,突出人物特点。
2.自我评价。
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自行修改。
3.同桌互评。
同桌间交换习作,认真地互读,出示互评要求:
1.找出同桌习作中写得最好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2.指出你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做上旁批。
3.评改后,将你的观点和同桌进行交流。
4.自主修改。
根据同学的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次修改,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5.全班互评。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讲评,充分肯定学生习作的进步,也要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
6.学生再修改,并定稿。
【设计意图】
习作评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习作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习作的评讲既要强调即时性,还要注意过程性,同时还要体现活动性。而且高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比较容易忽视修改,因此,老师要提醒学生写作后认真修改,特别是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在学生充分的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誊写作文
作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给学生创设情境、适时引导,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本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进行小说创编,学生兴趣很高,但是要创编好小说,还要注意小说创编的基本要素,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方面着手:
1.“阅读与作文”紧密结合。本单元主题是“小说人物形象”,在习作指导前,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文章《桥》和《穷人》是如何通过文字表现人物形象的,找出他们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小说创编离不开环境的描写、情节的起伏、语言的表述、动作的描绘,甚至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等。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明确小说创编要注意的要素,写起来才能明确所给材料的目的。
2.“作前指导”先说后写。本次习作是选择材料进行创编。为了避免学生选择的扎堆,创编的无序,在学生动笔写作前安排了同伴互助学习,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想象,弥补自身在想象创编上的不足,这也为那些平时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喜欢上创编小说。不仅如此,在学生互评互改中,充分利用同伴的力量,让习作中环境的描写、情节的设置、人物语言、心理更能展现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