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教案鲁科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4-04约3.1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的相关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好本节课还有利于学习后的电解的原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常见电池的原理。所以在内容上起着呈前起后的作用,故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学问。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原电池原理有肯定的难度。故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的爱好动身由易到难,层层推动便于学生驾驭本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初步驾驭电极推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能设计简洁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视察实力与分析思维实力。

2.体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试验——原理——试验——原理的化学探讨过程。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趣味性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初步驾驭正确的化学探讨方法。

三、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讲授法,试验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试验器具及试剂。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探究1-柠檬发电】

将铜片和锌片插入簇新的柠檬中然后与小灯泡相连,灯泡发光.

【设问】:为什么以上的装置能产生电流?

原理又是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今日的内容原电池

【板书】一、原电池

【活动探究2】

试验现象

结论

试验1

铜片表面无气泡

锌片表面有气泡

Cu不与稀H2SO4反应

Zn+2H+=Zn2++H2↑

试验2

铜片表面有气泡

电流计指针偏转

?

外电路有电流形成

【设问】:电流计指针偏转,试验2实现了能量的怎么转化?

【学生回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过渡】:我们把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板书】1.定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设问】:依据定义以上的为原电池装置,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冒出,它工作的原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原电池的原理.

【板书】(2).工作原理

比活泼,失去电子,被,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溶液中的在Cu片上得电子生成,被。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同时发生

电子从Zn经外电路流向Cu

【过渡】: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推断负极,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电极和电极反应

【板书】(3).电极、电极反应式

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Zn片:Zn-2e-=Zn2+①

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

Cu片:2H++2e-=H2↑②

电池反应①+②:

Zn+2H+=Zn2++H2↑

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推断:负极

①一般活波金属作负极,较活波金属作正极

②电子流出的一极

③电流流入的一极

④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同学们来思索,如何推断一个电极是正极?

【学生回答】:老师刚好点评。

【小结】

说明电子流向、电流流向、阴阳离子移动方向、电极反应

【板书】(4).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活动探究3】

试验组别

②组

③组

④组

蜂鸣器

区分

结论

【活动探究4】

试验组别

⑤组

⑥组

⑦组

蜂鸣器

区分

结论

【活动探究5】

试验组别

⑧组

⑨组

蜂鸣器

区分

结论

【板书】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①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种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正极一般不参加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③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可能参加反应)

④形成闭合回路

【学以致用】

*格林太太,美丽、开朗、乐观,身体健康,脸上有着“永恒的微笑”。只是她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才可以发觉她一口整齐而雪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记;另一颗是不锈钢做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常常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

【师生共研】师生共同谈论以解决问题,同时复习所学内容

【学生练习】

[例题1]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