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春耕研学团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docx
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春耕研学团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春耕研学团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为《自主选题:春耕研学团建》,选自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春耕农事活动的了解、春耕工具的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团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农耕文化,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学生将通过参与春耕研学活动,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建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知识和社会实践基础,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和农耕工具。此外,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团队合作的相关概念,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界和农业生产充满好奇心,对实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实践,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观察和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对农耕工具的使用不熟悉,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沟通不畅、意见分歧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此外,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能面临户外活动的不确定性和挑战,需要教师提前做好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户外活动安全装备(如帽子、防晒霜、急救包等)
-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春耕农事活动视频、农耕文化介绍PPT、团队合作技巧指南电子文档
-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图片展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春耕农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场景,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耕是什么吗?春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3.学生分享自己对春耕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主选题:春耕研学团建”。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教师播放春耕农事活动视频,让学生了解春耕的基本流程和工具使用。
2.讲解春耕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如犁、耙、播种机等。
3.介绍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强调春耕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春耕活动进行实地体验,如播种、施肥、浇水等。
2.教师示范每个活动的操作步骤,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农耕文化的魅力等。
2.讨论如何提高春耕效率,提出改进措施。
3.分析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耕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意义以及环保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春耕工具的使用、团队合作技巧等,并举例说明。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春耕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节课用时45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1.导入新课:5分钟
2.新课讲授:10分钟
3.实践活动:2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5.总结回顾:5分钟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农业发展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的农耕技术、农作物的种植、农业政策等,有助于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现代农业科技》:介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如转基因技术、精准农业等,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本书讲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