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001].docx
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教材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本节课主要围绕爱心志愿活动展开,内容包括:了解爱心志愿者的定义、意义和作用,探讨如何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以及如何开展爱心志愿者活动。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爱心志愿者的定义与意义;
2.爱心志愿者的基本素质;
3.爱心志愿者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4.爱心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体验;
5.爱心志愿者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
2.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策划和组织爱心活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爱心志愿者活动中学会沟通、协作与共享。
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活动总结与反思,提升自我认识与自我提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了解了一些公益活动的基本知识,如志愿服务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兴趣: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参与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习风格上,他们偏好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如何将爱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何有效地策划和组织爱心活动,以及如何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遇到困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爱心志愿者的定义、意义和基本素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爱心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爱心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使用PPT展示爱心志愿者的案例和活动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小组合作和成果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资料,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引导: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开展一个特别的主题活动——《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志愿者。
2.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心志愿者吗?有谁参加过类似的志愿活动呢?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和经历。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阅读: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二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自行阅读教材内容,了解爱心志愿者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分组讨论:阅读完毕后,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爱心志愿者为什么重要?
-你认为爱心志愿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
1.讲解爱心志愿者的定义与意义:同学们,爱心志愿者是指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群。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传播爱心,弘扬正能量,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引导讨论: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在分组讨论中的成果。哪些素质是爱心志愿者必备的?大家认为如何培养这些素质?
3.总结讨论成果: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爱心志愿者必备的素质:关爱他人、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四、实践环节
1.活动策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个爱心志愿者活动。要求:
-活动主题明确,具有实际意义。
-活动流程清晰,分工明确。
-活动预算合理,不浪费资源。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策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建议。
3.实践体验:根据策划方案,同学们分组进行爱心志愿者活动,体验活动的全过程。
五、总结与反思
1.活动总结:请同学们谈谈在实践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感受分享: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参与爱心志愿者活动的感受,以及你们认为这次活动对社会的意义。
3.教师点评: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点评,总结本次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活动体验,写一篇关于爱心志愿者的心得体会。
2.深入思考:如何将爱心志愿者活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公益活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七、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活动《自主选题:我做爱心志愿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他人,传递爱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志愿者。下课!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