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doc
ICSFORMTEXT65.020.20
FORMTEXTB40
FORMTEXT
DBFORMTEXT36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6/FORMTEXTT—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cessingofCongoublacktea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I
目次
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附录章标题,3,附录一级条标题,4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原料要求 1
5加工 2
6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4
7档案记录管理 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原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省浮红茶业有限公司,江西河口红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新凤,童忠飞,曹挥华,李琛,倪德江,余志,董春旺,李文金,江和源,陈华玲,王新民,李阜光,林淑红,朱运华,石旭平,吴振江,江健中。
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条件、鲜叶原料、加工工序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红茶的初、精制加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30375茶叶贮存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GH/T1124茶叶加工术语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
术语和定义
GH/T1124和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工夫红茶Congoublacktea
是指在江西省区域内以适制红茶品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本标准的要求,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拼配等工艺制成的具有江西工夫红茶品质特征的红茶。
原料要求
鲜叶质量及分级
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不含茶类和非茶类夹杂物,无劣变、无异味、无污染。
鲜叶原料依嫩度分四级:
级别
质量要求
特级
单芽,芽长短基本一致,单芽比例不低于90%
一级
一芽一叶及初展,芽叶长短匀齐,一芽一叶以上嫩度芽叶比例不低于90%
二级
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芽叶,一芽二叶以上嫩度芽叶不低于90%
三级
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叶
鲜叶运输、验收与管理
鲜叶运输时,用清洁、透气良好、不易变形的篮、篓、筐等进行盛装、轻放,不得紧压。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鲜叶采摘后及时运输到加工厂。及时验收,分级管理。不同品种、不同嫩度的鲜叶、不同时间采收的鲜叶、雨(露)水叶分别摊放。鲜叶处理应符合GB/T31748的规定。
加工
场所
应符合GB14881和GH/T1077的规定。加工车间距离主公路200m以上。加工厂周围的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设备、用具和人员
应符合GB14881、GB/T32744GH/T107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