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ppt

发布:2017-05-17约6.22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本章主要内容 一、早期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中期管理理论 四、现代管理理论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顺道 重人 人和 守信 利器 求实 对策 节俭 法治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由于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模式,中国在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管理与行政基本融为一体。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制度,在军事、政治、财政、文化教育与外交等领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管理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中国古代著名的管理实践活动: 1.商鞅变法中的管理措施:奖励耕战 2.文景之治:休养生息 3.万里长城工程:系统管理 4.丁谓的重建皇宫方案:一举三得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第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第二,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 第三,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 第四,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 第五,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第六,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 第七,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观念。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1.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威廉配第: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2.劳动分工理论 市场的广狭限制着交换的能力; 交换能力的大小又限制分工的程度; 分工的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劳动生产力; 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 3.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二)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2.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 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 4.实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 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 (三)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1.1841年10月5日马萨诸塞车祸 2.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1)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 (2)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四)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1.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作过试验。 2.试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试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 3.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五)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一个体质较弱的人如果所使用的铲在形状、重量、大小等方面都比较适宜,那么他一定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六)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1.1886年《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 “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工厂的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文献,没有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织……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生意人’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和经验而能从两个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了解有关重要问题的人去办,应该由工程师来发起!” 2.1889年《收益分享》 每个职工享有一种“保证工资”,然后每个部门按科学方法制订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本。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定额应在3-5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 (七)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1891年《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 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 计时制(日工资制):不是以刺激原则为依据的; 计件制:工人常认为,每当工人在产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雇主就会压低工资率; 收益分享制:对工人的报酬却不区分工效高的工人与工效低的工人。 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 该方案是按每个工人来设计的: 以工人过去的通常业绩为依据; 对工人一定量的工作付给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