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7.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5-15约1.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燃烧和灭火 课题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课时数 1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灭火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问题 设计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只具备一个条件燃烧能发生吗?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灭火方法有的哪些? 3、遇到大的火险如何自救?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本节预习检测 什么是燃烧 什么是爆炸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 【新课探究】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自学 三、【指导自学(一)】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没与_____接触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_______且与_____接触 3.燃烧的条件: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 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加空气的流通 3、提高氧气的含量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 2.方法: 3.火险自救 (1)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扑灭。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及时拨打________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用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 或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 2.注意事项及有关图标: (2)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图标。 当堂达标设计 1.判断正误: (1)可燃物遇到氧气一定会燃烧。( ) 提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温度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 (2)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 提示: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能改变,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 ) 提示:煤气泄漏,打开电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提供明火,可能导致爆炸。应先关闭漏气阀门,开窗通风。 (4)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 ) 提示:如果仓库长时间封闭,热量就不容易散失,当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就可能发生燃烧或者爆炸,所以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2.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天然气发生泄漏后,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爆炸事故。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所以泄漏后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 (2)森林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常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设计 1、A组:课本P135页第2、3、4题 整理笔记 2、B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3、C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 整理笔记 下节预习问题设计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 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 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5、使用燃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和保护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6、新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 备课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