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物氧化2(免费阅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区 别 电子传递抑制剂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 三、ATP的生理作用 ATP含有二个高能磷酸键 ATP+H2O ADP+H3PO4+35.51千焦 ADP+H2O AMP+H3PO4+35.51千焦 ATP 功能------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ATP浓度过高,转移到“磷酸原”中贮存 磷酸原:脊椎动物----磷酸肌酸 无脊椎动物------磷酸精氨酸 磷酸原:能量的贮存形式,所含的高能键只有 转移给ADP生成ATP才能直接供能 肌酸(C) 磷酸肌酸(C?P) 体内某些反应并不直接利用ATP供能 蛋白质合成:GTP 糖原合成:UTP 磷脂合成:CTP 但这些三磷酸核苷酸分子中的高能键也是来源于ATP ATP+GDP?ADP+GTP ATP是体内能量贮存、利用、转移的中心 1、什么叫呼吸链?它由哪些组分组成?有哪些方法可用来确定电子传递顺序? 2、试比较有机物的生物氧化和体外燃烧的异同点。 3、试解释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 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DH呼吸链:大多数代谢产物 FADH2呼吸链:琥珀酸、脂酰辅酶A 三、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线粒体外NADH不能穿过线粒体膜,要借助穿梭作用才能参加呼吸链。 线粒体外的NADH将所带的H交给某种能穿过线粒体膜的化合物,进入线粒体后再氧化。 担任穿梭作用的主要物质: 1)? -磷酸甘油: FADH2呼吸链 2)苹果酸: NADH呼吸链 ? -磷酸甘油: FADH2呼吸链 大脑、肌肉组织 苹果酸: NADH呼吸链 肝脏、心肌组织 线粒体外NADPH的氧化 将H交给NAD+ 形成NADH + H+ ,进入穿梭作用 但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供氢体参与合成反应,如脂肪酸的合成需要以NADPH + H+作为供氢体 第三节 ATP的生成及生理功能 一、高能化合物 高能键:水解或基团转移时释放大量能量的键。一般释放20.90千焦/摩尔以上,用 ~ 表示 类型: 磷氧键型:酰基磷酸化合物,焦磷酸化合物,烯醇式 磷酸化合物 氮磷键型: 硫酯键型: 甲硫键型: ATP (腺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 氨甲酰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烯醇式磷酸丙酮酸 磷氧键型: 硫酯键型:乙酰辅酶A 甲硫键型:S-腺苷甲硫氨酸 氮磷键型:磷酸肌酸 两种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二、ATP的生成 1、底物水平磷酸化 物质在分解时,由于脱氢或脱水,引起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结果形成了高能键。(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物).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再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个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气是否存在无关 糖无氧氧化中取得能量的唯一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2、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生成ATP的主要方式,占95% 物质氧化脱氢,氢及电子沿呼吸链传递,逐步放出能量,同时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反应, ------氧化磷酸化。 在结构完整的线粒体中,氧化(底物脱氢或失电子)与磷酸化(ADP与Pi合成ATP)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偶联在一起的,即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 依靠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体系完成-----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确定 A、自由能变化值 1molATP水解生成ADP与Pi所释放的能量为30.54千焦; 凡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于30.54千焦,均有可能生成1molATP,就是说可能存在有一个偶联部位。 呼吸链中电子对传递时氧化还原电位及自由能的变化 NADH FMN CoQ b C1 C aa3 -0.32 0.07 0.25 0.29 0.82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 O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