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弯曲变形1(免费阅读).ppt

发布:2016-12-29约2.63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辉祖:材料力学Ⅰ 第七章 弯曲变形 * §1 梁变形的基本概念 挠度和转角 §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3 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4 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5 简单超静定梁 ----弯曲刚度的计算    梁弯曲变形的计算 目的:要控制梁的最大变形    在一定的限度内。 工程中对梁的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强度条件外,还必须限制梁的变形,使其变形在容许的范围之内。 梁的挠度,横截面的转角。 度量梁变形的参数--- 二、挠度:横截面形心沿垂直于 轴线方向的位移。 一、挠曲线:梁变形后的轴线。 性质:连续、光滑、弹性、 极其平坦的平面曲线。 三、转角: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 的角度。用“?” 表示。 q 用“y” 表示。 q §7-1 梁变形的基本概念 挠度和转角 x y = y(x) ……挠曲线方程。 挠度向下为正;向上为负。 θ=θ(x) …… 转角方程。 由变形前的横截面转到变形后, 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四、挠度和转角的关系 挠度:横截面形心沿垂直于 轴线方向的位移。 转角: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 的角度。用“?” 表示。 用“y” 表示。 q q (挠曲线为一条平坦的曲线) x 一、曲率与弯矩的关系: EI M = r 1 二、曲率与挠曲线的关系(数学表达式) ……(2) →→ 三、挠曲线与弯矩的关系: 联立(1)、(2)两式得 ? …… ( 1 ) §7-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q q M 0 0 ) ( ¢ ¢ x y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近似性——忽略了“Fs”以及 对变形的影响 使用条件:弹性范围内工作的细长梁。 M 0 0 ) ( ¢ ¢ x y 结论: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x y x y §7-3 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步骤:(EI为常量) 1、根据载荷分段列出弯矩方程 M(x)。 2、根据弯矩方程列出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并进行积分 3、根据弯曲梁变形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右 左 C C q q = 连续条件: 右 左 C C y y = 边界条件: F (1)、固定端处:挠度等于零、转角等于零。 (2)、固定铰支座处;可动铰支座处:挠度等于零。 (3)、在弯矩方程分段处: 一般情况下左、右的两个截面挠度相等、转角相等。 4、确定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 5、计算任意截面的挠度、转角;挠度的最大值、转角的最大值。 1、根据荷载分段列出弯矩方程 M(x)。 2、根据弯矩方程列出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并进行积分 3、根据弯曲梁变形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积分法计算梁变形的步骤 边界条件: 连续性条件: 解:a) 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例:求图示悬臂梁自由端的挠度及转角( EI=常数)。 b) 写出微分方程并积分 c) 应用位移边界条件求积分常数 F x d) 确定挠曲线、转角方程 e) 自由端的挠度及转角 x=0处 : y(0) = 0 ; q (0)=0 y L q l A B x C 解:a) 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b)写出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c)应用位移边界条件求积分常数 d)确定挠曲线和转角方程 e)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ql/2 ql/2 x = 0 : y = 0 ; x = l : y = 0 . 例:求图示简支梁的最大挠度 和最大转角 ( EI = 常数 ) F C 解:a)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b)写出微分方程并积分 例:求图示梁的跨中的挠度和转角 (EI=常数) 左侧段(0 ≤ x1 ≤ a): 右侧段(a ≤ x2 ≤ L): AC段 CB段 F C 左侧段(0≤x1≤a): 右侧段(a≤x2≤L): c) 应用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求积分常数 连续条件:y1(a) = y2(a), y’1(a) = y’2(a); 边界条件:y1(0) = 0 , y2(L) =0 b)写出微分方程并积分 F C 左侧段(0≤x1≤a): 右侧段(a≤x2≤L): d) 确定挠曲线和转角方程 e) 跨中点挠度及两端端截面的转角 d) 确定挠曲线和转角方程 两端支座处的转角—— F C 跨中点挠度 讨论:1、此梁的最大转角。 F C 当 a >b 时—— 讨论:2、此梁的最大挠度 F C 当 a >b 时——最大挠度发生在AC段 2 2 1 max 3 ) 2 ( 3 0 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