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控制4S(免费阅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篇故事 7.1 控制的概念 控制的定义: 为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根据动态环境进行的检查和纠偏过程。 控制的产生: 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 一般控制 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方向,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进而选择并施加于受控对象上的作用。 管理控制 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的过程。 一般控制系统(信息反馈过程) 管理控制反馈过程 7.2 控制原则 重点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7.3 控制过程 制定控制标准 检查实际工作 采取纠正措施 1. 确定控制标准 标准的种类 实物类,费用类,质量类,管理目标,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外部标准、政府的各种规定 常用的定量标准 工时定额、成本标准、质量标准、利润标准、人事标准 制定标准的原则 标准应当明确、定量标准优于定性标准、标准应符合实际 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顾客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标准、手中的资源、成本 2. 检查实际工作 第一手资源 蹲点:实际,局部 检查:实际,随机错误 经济上要合算,检查要及时、准确、系统、有目的 随机抽样 第二手资源 书面汇报:精确,系统,怕假,报喜不报忧 口头汇报:信息丰富,双向,感情交流,费时,不系统 电话与面谈的差别 3.采取纠正措施 有无纠正的必要 找出偏差的原因 有无纠正的条件 采取纠正措施 7.4 控制类型 控制类型 按控制点: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即时控制、过程控制、现场控制、实时控制)、事后控制 按控制的性质: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 按控制信息的性质: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按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分散控制 7.5 控制的内容 P-PLAN(计划)——根据用户要求并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为目标,通过调查设计试制,制订技术经济指标、质量目标、管理项目,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D-DO(实施)——按照所制订的计划和措施付诸实施。 C-CHECK(检查)——在实施了一个阶段之后,对照计划和目标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 A-ACTION(行动、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或修正改进原来的计划或寻找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 人员:甄选、目标、职务设计、定向、直接监督、培训、传授、正规化、绩效评估、组织报酬、组织文化 财务:流动性检验(流动比率、速率)、财务杠杆(负债比、收益率)、运营检验(周转率)、盈利性(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 作业:组织的转换过程效率与效果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绩效:组织目标、目标与手段、战略伙伴 * * 7 控制 7.1 控制的概念 7.2 控制的原则 7.3 控制的过程 7.4 控制的类型 7.5 控制的内容 7.6 控制的方法 讨论题 案例分析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开环控制 特点:没有反馈信息,信号单向传递。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构造、成本低。 控制装置 受控对象 输入量 输出量 扰动 闭环控制 特点:获取反馈信息,信号传递形成闭合回路, 一般采用按偏差的负反馈控制。 优点:抗扰性好,控制精度高; 缺点:结构更复杂、成本更高,性能分析更难。 控制装置 受控对象 反馈环节 输入信号 扰动 受控量 - e 受控对象 控制机制 控制信息 反馈信息 比较器 ⊕ 检测器 ⊕ 干扰 输出 输入 工作系统 -18°C 输出 输入 + - 信息反馈 建立 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