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酮类化合物抗微生物药理学研究进展.pdf

发布:2017-06-05约1.33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 抗感染药学爿nrf历,酣,尸慨口,m June:6(2) ·92· 张宏愿,等。黄酮类化合物抗微生物药理学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抗微生物药理学研究进展 张宏愿H,阎莉2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12;2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l 【摘 要】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膳食及植物中。近年的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 基、抗癌、抗病毒、抗茵、抗炎等药理作用,应用日益广泛。笔者综述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病毒、抗菌及抗炎 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概况,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抗病毒;抗茵;抗炎 【中图分类号】 R9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878(2009)02.0092.04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以下简称FVD)广 型,发现荔枝核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的 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牧草和药用植物中,是植物 作用”1。此外,荔枝核FVD还有较强的抗呼吸道合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许 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作用,FVD浓度与病毒抑制率 多植物的叶、皮、根和果实中都含有一定量的 间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其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FVD。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FvD,包括黄 效果与病毒唑相当睁”。从“野葛花”中分离得到 酮、异黄酮、黄酮醇、黄烷酮等,是一类以2.苯基 的染料木素和鸢尾苷元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亦有较 色原酮为母核的多元酚化合物,结构中含有酮基, 好的抑制作用【81。三七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柯萨奇 一般为金黄色或淡黄色。最初,FvD的粗制品仅 B3型病毒(CVB,)有抑制作用,而且体内实验表明, 被作为染料使用,直至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 三七总黄酮能够明显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死亡 丁用于临床后才日渐受到医药界广泛关注。近年 率,延长小鼠存活天数,具有促进小鼠体重增长、 的研究发现FvD对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肿 改善小鼠心肌酶释放的作用,其抑制病毒的作用机 瘤、免疫功能异常、炎症性疾病、衰老等具有广 制可能和干扰素的诱生有关一1。广枣总黄酮不仅具 泛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近年来FvD抗病原微生物 有保护细胞免受cVB,的侵袭作用,而且能够有效 及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 抑制CVB,病毒的繁殖”01。黄蜀葵花总黄酮在体外 l抗病毒作用 用,可能与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C’3、 c’4、c3上的羟基有关”“。柑橘类黄酮栎皮素和橙 北柴胡茎叶总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 皮素能有效抑制疱疹单显性病毒、骨髓灰质炎病 素、异鼠李素、芦丁和水仙苷等。实验证明,北柴 毒、副流感病毒和多核体病毒”21。番石榴叶中提取 胡茎叶中的黄酮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的槲皮素和2a一羟基熊果酸在体外显示了较强的 高剂量给药的抗病毒作用优于利巴韦林…。体外实 抗人轮状病毒(HRV)的作用,但在体内是否有较强 验表明,荔枝核FvD和藤茶总黄酮对乙肝病毒 的抗病毒作用,由于代谢过程不明,有待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