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花草树木浇水》(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docx
《二、为花草树木浇水》(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为花草树木浇水》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日期和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以《山东科学技术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为花草树木浇水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意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以及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但生活自理能力尚在培养之中。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自然环境和植物生长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实践经验。在能力上,他们愿意参与手工操作和户外活动,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兴趣。素质方面,学生初步形成了合作意识,但分享精神尚待提升。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耐心不足等问题,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到课程学习的深度和效率。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山东科学技术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
2.辅助材料:准备花草树木的图片和浇水工具的图片,以及相关教学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浇水用的水桶、喷壶等,确保安全使用。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必要的浇水工具,以及用于记录观察的笔记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你们知道植物需要什么才能生长吗?”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旧知:询问学生之前学过的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如植物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为花草树木浇水”,讲解正确的浇水方法、浇水的频率和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不同植物浇水的例子,如多肉植物和绿萝的浇水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浇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讨论并实践正确的浇水方法。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学生为自己的植物浇水,并记录下浇水的日期、时间和植物的变化。
-教师指导: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浇水方法,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浇水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总结正确的浇水方法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强调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浇水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鼓励学生与家人讨论环保知识,尝试在家中或其他场所为花草树木浇水,体验劳动的乐趣。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干旱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缺水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呈现:
-讲解新知: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重点讲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举例说明:展示正确和错误的浇水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学生直观感受浇水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正确的浇水方法,并交流感受。
-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每组学生为自己的植物浇水,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浇水工具,确保浇水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浇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作业布置:布置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介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过程,以及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作用。
-不同植物浇水方法的比较:提供多肉植物、观叶植物、开花植物等不同类型植物的浇水方法。
-环保意识教育: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合理灌溉的环保理念。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植物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供食物等方面的作用。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生长的科普书籍,如《植物的秘密生活》、《绿色家园》等,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开辟小菜园,亲自种植蔬菜、花草,实践浇水、施肥等园艺技能。
-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定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下植物的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记录习惯。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保、水资源保护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