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及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大纲(智能制造工程专业).doc
PAGE
PAGE1
《智能装备及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智能装备及故障诊断
课程英文名
IntelligentEquipmentandFaultDiagnosis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含实践8)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机器人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智能制造工程系
面向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
开课学期
第7学期
先修课程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后续课程
无
选用教材
1.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张键,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5
参考书目
1.钟秉林等,《机械故障诊断学》(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DonaldE.Bently等,《旋转机械诊断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课程资源
1.图书馆学习资源:可借阅图书馆机器人相关书籍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学习资源:/course/CHD-1002143004
3.自主学习资源: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课程简介
通过《智能装备及故障诊断》教学,了解和掌握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机械振动信号测量技术、信号特征提取技术、机械设备状态分析、旋转机械、滚动轴承、齿轮箱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应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故障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工匠精神,铸造匠人品质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理解振动信号的数学描述方式,掌握机械设备不同物理状态信号表征方式,掌握机械设备加速度、速度、位移传感器原理与特点,掌握信号特征时域、频域提取方法;具有应用电工电子和控制理论专业知识、分析机械设备故障特征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掌握旋转机械的特点及其故障信号特点,理解滚动轴承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掌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理解齿轮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掌握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具有研究和分析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合理性与制定诊断方案的能力。
课程目标3
掌握机械设备状态劣化趋势变化规律与分析方法,掌握转子不平衡振动机理与诊断方法,掌握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依据与指标、掌握齿轮故障特征判别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应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转子、滚动轴承、齿轮等机械设备状态与故障判别的能力。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智能制造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H】
6.1熟悉与智能制造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据此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智能制造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M】
8.2认知智能制造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够在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中认真履行,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L】
9.1能够认识到多学科团队对复杂智能制造工程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课程目标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导论+
机械振动信号测量技术
导论+
1.1机械故障诊断的意义、机械设备的寿命及劣化曲线、机械系统常见故障、故障诊断基本方法
1.2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
1.与线上学习:参考链接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重点难点:
机械设备的寿命及劣化曲线的理解
讲授法
2
2
机械振动信号测量技术
导论+
机械振动信号测量技术
2.1机械振动信号的描述方式
2.2机械振动信号测量技术
1.与线上学习:参考链接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重点:
(1)振动信号的定义与数学描述方法;
(2)用于故障信号测量的传感器特点。
讲授法
2
3
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及设备状态分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