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25-01-07约1.7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GraduationPractice

学分:1

学时:总学时1周,其中实践1周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8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毕业实习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是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课题,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做准备。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际需要有机会的结合起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工作实际、培养团队意识和创业意识。

课程目标1:在将专业与实际社会需求结合过程中,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层次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工程师伦理素养,并在工程分析、设计、研究及实践中,能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建立团队意识,锻炼处理个人与团队关系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协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6-2:了解智能制造工程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1

0.3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良好的工程师伦理素养。在工程分析、设计、研究及实践中,能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

课程目标2

0.3

指标点9-2:理解、明确并接受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正确处理个人团队的关系;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并能完成团队赋予的工作任务。

课程目标3

0.4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天)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实习动员

了解实习纪律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实习安排及成绩考核

0.5

讲授式

启发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

布置设计内容及资料准备

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

0.5

讲授式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指导教师带队指导或请工程技术人员讲课

结合实习单位相关设备,对设备的原理、结构、关键点进行讲解,了解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或相近设备的技术问题和行业发展状况等。

3

讲授式

启发式

讨论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4

编制实习鉴定表

按要求撰写毕业实习鉴定表

1

讲授式

讨论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合计

5

四、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讨论、指导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成果评价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成果评价占60%、平时成绩占4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课程目标3(分值)

课程目标4(分值)

课程目标5(分值)

合计

1

平时成绩

10

10

20

40

2

成果评价

20

20

20

6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30

30

4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实习态度

实习表现

实习态度与工作表现较为优秀

实习态度与工作表现良好

实习态度与工作表现一般

实习态度与工作表现较差

2.成果评价标准

实习笔记:结构合理15分,表达清楚、规范15分。

毕业实习鉴定表:鉴定表内容完整10分,书写格式规范10分。

实习单位评语:实习单位评语5分,书写规范性5分。

六、教材与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指导教师自编

(二)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自编

七、说明

其他需特别说明的情况可在此补充。如无,该项内容可不填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